发展健康产业被列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点之一(图)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大健康大会上,发展健康产业被列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之一。这意味着传统大健康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大健康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一些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成为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我国健康产业仅占GDP的4%到5%。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转变思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得失、现状和前景,让大健康产业在不懈的追求中砥砺前行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
健康是一个大概念,健康产业也是一个大产业。绝不是开发几个产品,提供几个服务,设计几个项目来完成任务。从身体健康到心理健康,从医疗服务到自我保健,从环境改善到食品安全,从产业发展到产品设计,从改善物质条件到丰富精神生活,健康产业的每一个细胞的成长壮大都离不开简单点。以经济指标为指导。发展健康产业,必须深入了解大众需求,打造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
在中国人的海外购物热潮中,继电饭煲和马桶盖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国“神药”开始占据中国出境游客的名单。从防止细菌入侵的“液体创可贴”、美容减肥的“酵素”保健品,到包括一些抗癌药在内的创新药物和先进医疗器械……这些产品备受追捧,体现了我国家大健康产业亟待升级。
根据需要补齐短板,才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在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中央和地方要健全稳定可持续的卫生健康投资机制,研究制定有利于健康产业发展的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是从顶层设计上为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扫清障碍。
在大健康时代,健康产业的界限不应该随意设定。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医疗产业发展模式,从单一的医疗模式转变为“预防-治疗-支持”连续不间断的模式。其次,新技术的推动力不容忽视,要重视新思想的优化能量。除了加快设计和推广以保健食品、药妆、功能性日用品等为基础的保健品产业,以及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疾病康复等为基础的健康管理服务业.,还需要发展以医疗旅游、智慧健康、运动休闲、健康养老为基础的新兴健康业态。
健康产业的发展不能单靠市场保真保真。政府不仅要完善保障和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还要创造和加强支撑健康产业的高科技基础;在政府倡导、市场活跃的良好格局下,努力平衡各方利益,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才能突破瓶颈,走出一条广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