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美妆圈就出现了快闪。当品牌展示、趣味道具和名人名人会成为“套路”时,快闪店现在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快闪店,短期的,不固定的位置,限时商店。目前快闪店的功能主要分为促销、引流、销售、试水四大类,同一个快闪店还可以根据定位和需求承载几种功能。与传统门店相比,快闪店具有租期短、成本低、风险低的特点。同时,店铺往往经过精心装修设计,极具创意,视觉震撼消费者。
快闪店的各种优势似乎与美妆品牌的线下营销相匹配。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涌入快闪店,高级玩法也需要玩家拥有更高的“等级”。
来自少女的“摄影狂潮”
在中国美妆行业,快闪店模式的发展离不开近三年国外美妆品牌的带动。
2015年5月,美国洁面美容仪品牌在成都王府井开设为期一个月的品牌快闪店;2015年8月,美国香水品牌Marc携最受欢迎的雏菊家族来到上海来福士。举办了“雏菊快闪店”。2016年9月,悦诗风吟为了配合新推出的My系列气垫BB霜,在北京和上海推出了“定制”气垫BB霜快闪店;同年同月,兰蔻中国首家概念快闪店也空降上海,主打全球首款新品“景春口红”。当时,兰蔻“快闪店”的信息在社交媒体上被转发近百万次。
美妆快闪店模式的“社交传播”属性被放大,奢侈品牌入局是去年春天。
2017年4月,YSL’s Club和香奈儿的Coco Café快闪店在上海开业,吸引了堪比中国游客抢购外国药店的“盛况”。
当时,YSL在上海白莲泾码头的一艘游轮上开了一家派对风格的快闪店。时间只有10个小时,队伍很拥挤。一些当天限售的产品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由于人满为患,活动提前结束。此外,除了在场消费者自发的合影和分享外,还有大量女生未能进入会场或未能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购买自己喜欢的产品,从而放大了营销本次活动的。传播效果。
的 Café 快闪店将于 2017 年 4 月 12 日至 23 日营业,提供免费咖啡、餐点和美容产品试用。开幕当天,现场人头攒动。虽然香奈儿不现场销售产品,但消费者试妆后可立即在官网下单。和 YSL 一样,它也是一场“写真嘉年华”。现场,不管排多长,姑娘们依旧热情。当他们忙于试用产品时,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拍照。
国货中,一向走在潮流前沿的玛丽达尔嘉,是第一个“吃螃蟹”的。2015年,Mary 创立了两家以“伦敦时装周”和“圣诞节”为主题的快闪店。此外,记者发现,美素、魔发世家、雅丽姐私信等都推出了快闪店。
快闪小心“闪腰”
由于这种营销方式近年来大行其道,并不是所有的美妆快闪店都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就连兰蔻、雅诗兰黛都已经“爽”了。
2016年夏天,兰蔻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百货、商场、电影院等品牌入驻的地方开设了50多家机器人快闪店,以推广新的夏季水光保湿系列。商店周围装饰了一些绿色植被,营造出清新的感觉。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店内二维码,关注兰蔻官方微信,输入手机号码,即可收到抽奖密码。随意拿一个试用大小的水瓶。
当时,《好奇日报》在报道中称,其记者于7月15日晚19:42-19:52、50日在上影国际影城地铁店内的“兰蔻补水站”观察。路过水站的消费者,只有5个人在前面停了下来,其中两人误以为是电影售票机扫码,还有两人表示用它通过等待电影开始。无聊的时间。只有一位消费者表示,他在刷微博时看到了兰蔻的广告,所以特地来这里体验了一下。
最近的一个例子,据联商网报道,7月31日,雅诗兰黛在杭州湖滨银泰in77开设了双层快闪店。快闪店的造型依旧以红色为主调,雅诗兰黛的口红系列更是琳琅满目。消费者可以在店内试用,同时,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免费获得一杯果汁。然而,“领商网”8月1日在现场看到,只有零星的顾客走进快闪店试用。不知道这是因为平日(周三))购物的人不多,还是因为外面的高温。
现在消费者比较分心,购物时间比较碎片化,哪些因素会导致美妆快闪店一不小心“闪腰”呢?
“前期引流效果不好,靠随机购物顾客进店的美妆快闪店效果会很差。” 百货化妆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部分快闪店的周期是10天到1个月。这就要求快闪店应该比普通店有更好的聚客效果。“对此,如果是商场和品牌联合发起的快闪店活动,商场通常会帮助品牌邀请一些顾客。而品牌在快闪店的宣传和引流“前期准备到位,快闪店的场景和形式很吸引人,会给商场带来新的客群。”
在她看来,快闪店如果前期的推广势头和曝光度都很强,可以将品牌的粉丝带到商场,体现其聚客的性价比价值。同时,快闪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优质项目的使用率。由于“灵活”的面积,它们还可以提高商场的空间利用率。“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快闪店能给百货商店和购物中心带来的价值。” 那人说。
另一位美妆营销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过分强调传播,不少快闪店采取“明星、IP+场景”的模式,快闪店设计精良。然而,与客户的沟通往往被忽视。“快闪店虽然承载了营销传播的功能,但如果缺乏消费者的深度参与,与品牌发布会没有本质区别。” 他强调,快闪店也关注“人货市场”。这种营销因为模式本身很有趣,所以需要品牌与顾客进行深度互动,让顾客在活动中感受到品牌的“基因”。
互联网时代的“升级玩”
目前,随着天猫与京东、美妆品牌联手打造快闪店的结束,玩法正在向更高层次迈进。互联网时代,美妆快闪店的空间趋势有哪些特点?
1、美食、游戏、一定的概念,至少搭建了一个沟通的“载体”
为了更好地与消费者互动,美妆快闪店搭建了与消费者沟通的载体作为基础。这种互动的“载体”可以是食物、游戏、运动,甚至是某种体验形式的概念。
比如香奈儿和波比布朗都用咖啡作为载体。再比如,今年1月,美宝莲以突出睫毛膏新单品的形式推出了弧形睫毛膏快闪店。在这家店里,美宝莲开了YO!网红咖啡店专区,还打造了滑板区供街头文化爱好者拍照。可以说增加了“美食”和“街头运动”两大传播载体。
除了具象的对象,一个好的概念形式还可以产生与消费者的交流载体。
今年2月,悦诗风吟在上海、广州和北京开设了为期一个月的My 快闪店之旅。通过“个人色彩诊断”的形式,在试妆过程中,品牌可以为消费者匹配定制的彩妆盘。“专属”的定制理念让悦诗风吟与消费者沟通。
2、 突出社区属性,放大“自传播”效应
在流量时代,美妆快闪店除了作为销售场所和体验场所外,已经开始向“社交中心”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品牌需要有意识地放大快闪店的“社区”属性。
前面提到的 YSL 邮轮派对式快闪店和香奈儿咖啡厅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品牌能够让外地粉丝参与快闪活动,那么快闪店在增加知名度的同时,还必须产生良好的客户自发传播效果。
“知名品牌利用快闪店线下让品牌焕发青春,让用户体验感知和互动。销售不是最重要的,让消费者觉得好玩有趣,想自发分享,进一步传播品牌形象..,是对效果的追求。” 一位品牌营销专家分析,快闪店场景的搭建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品牌的“个性实体”,快闪店本身也应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一种“表演”或“艺术”的感觉。
3、结合品牌定位,融合新技术、新场景
美妆快闪店对于科技与场景的融合并不陌生。比如很多快闪店推出了AR虚拟试妆、无人售货机等;香奈儿、科颜氏、欧舒丹等跨界形式如咖啡馆、甜品店。RET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未来快闪店、艺术画廊和主题街区的结合也将成为新趋势。
事实上,随着快闪店玩法的增加,美妆品牌在新技术、新场景的融合上可以更加大胆一些。在这方面,主张数字化、个性化营销的欧莱雅集团更是敢于担当。
以 YSL 为例。在英国伦敦,该品牌曾在机场航站楼开设科技快闪店。当时,时下流行的各种高科技数码产品都应用到了这家快闪店。不仅融入了新科技,快闪店还有纹身师提供临时纹身服务,跨界不同消费场景。在法国巴黎,敢于跨界的YSL竟然只开了4天的“YSL美妆酒店”。这被称为YSL全球首个美与音乐相结合的沉浸式体验,当时吸引了众多潮人前来打卡。
在英语中,弹出式商店的意思是“弹出式”。一位美国作家曾经做了一个形象比喻:“快闪店就像一个实体网页的弹出窗口。” 社交网络放大了这个“弹窗”的作用,但弹窗毕竟是一种营销形式。不能沉迷于形式而忘记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