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妆品不断加大广告投放牌带来新的机遇(组图)

2022-08-31 15:08:40 论坛: 行业头条 作者:胡萝北

7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汇报了上半年我国消费市场的亮点,包括网络零售占比提升、便利店等业态加速增长、消费持续扩张等。服务贸易规模扩大,改良升级商品销售平稳,居民消费价格适度上涨。等等5个方面。在“消费升级产品”方面,全国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4.2%,较去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上年同期。

现在我们随便打开电视和手机,就会发现化妆品广告层出不穷。目前正在播出的综艺节目,更是被一些彩妆品牌以高价垄断冠名权。

化妆品行业素有“美容经济”之称,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国际巨头品牌纷纷入局,在化妆品行业的市场份额中占据明显优势。但国内化妆品品牌的集中度也在逐步提高,不断细分产品领域(如精油、药妆等),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并加大营销和广告投放力度,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随着化妆品市场总量的不断扩大,化妆品市场的销售渠道、营销模式、品牌建设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给本土化妆品品牌带来了新的机遇。

国产化妆品不断加大广告投放

很多人注意到,近年来,本土化妆品企业在营销和传播上都下了很大功夫。

很多热门的电视综艺节目都冠名,化妆品公司都是“金主”,付出的代价高达1亿元。

百雀羚连续四年独家冠名中国好声音,随后韩皇后以2.5亿抢下《好声音》独家冠名权。以丸美为例,近三年的广告宣传总支出为9.4亿元。

“明年,我们将更加关注基于数字和视频的在线媒体。” 百雀羚说。

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渗透到生活中,95后、00后群体逐渐成为话语中心,品牌企业未来应关注这一传播趋势,用好它,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与年轻消费群体的交流与交流。

高端化妆品很少见到本土品牌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化妆品行业提供了不同于线下的竞争市场。消费者更关注网络口碑、商业信誉、产品交付速度等因素。同时,由于节省了商贸流通等中间环节的成本,化妆品线上价格相对线下价格具有优势,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

作为线上交易的一个子品类,据统计,2016年化妆品电商渠道销售额占比从2011年的5.2%增加到2016年的20.6%。未来随着化妆品品牌和线下加盟店积极开拓线上渠道,电商平台与品牌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消费体验,化妆品线上零售市场将持续增长。渗透将进一步深化。

不难发现,在商场的高档化妆品中,本土品牌很少见。一般来说,200元以下的化妆品属于大众品牌,200-400元的属于中高端品牌,400元以上的属于高端品牌。在400元以上区间,除了上海家化的佰草集等少数品牌外,本土企业寥寥无几。究其原因,高端化妆品不像流行品牌,容易出现“一广告万两”的效果。没有过硬的品质支撑和十多年的耕耘,很难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田勇董事长分析说,“今天的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欧美独立时尚品牌很多,不属于欧莱雅、雅诗兰黛、LVMH四大集团,和科蒂。自主品牌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最快。该品牌30个月的销售额从0到7.5亿美元不等。因此,在国际国内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快速成长的中国日化企业也在大浪中洗牌,涌现出一批新的自主品牌。近年来,本土护肤品企业包括上海家化、嘉兰集团、百雀羚、上海尚美、宝雅出现在国内护肤品市场份额前20名榜单中,且大多呈现上升趋势;同时,上述企业的市场总份额也逐年增加。虽然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未来国产化妆品的发展空间很大

虽然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仍然很低,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大部分国家都以本土企业为主,最大的本土企业占据了国内化妆品市场的15%-25%。

从国际市场来看,以美国为例,前十名的化妆品公司中,只有一家外国公司,欧莱雅(法国)。同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也是如此。韩国化妆品市场由爱茉莉太平洋和 LG Life 两家本土化妆品集团主导。这两个群体占据了近45%的市场份额,而其他国际品牌仅占据了45%的市场份额。日本前三大集团合计占日本化妆品市场的一半以上,2016年前十名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72.3%。中国最大的化妆品企业上海家化的份额不到2%,这说明我国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在广告投入、营销、渠道组织等方面,国内化妆品企业已经与世界先进水平不相上下,但不得不承认,本土化妆品的短板在于研发。” 中国美博会主席桑敬民说。

从消费升级的趋势来看,注重研发和品质是本土化妆品的必由之路。中国美博会发布的报告显示,高品质和高性价比是消费者购买美妆产品的核心驱动力,“千禧一代”用户不会盲目追求广告中堆积的大品牌。

上海家化董事长张东方表示,与外资相比,本土化妆品更了解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只要我们坚持品质,不断创新迭代,本土品牌没有理由做不好。”

国内本土化妆品企业具有贴近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天然优势。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内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实施精准的品牌定位,并通过灵活的供应链管理,以及日化专卖店、电商等渠道的默契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本土化妆品品牌有望保持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