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美白针”是微整形的一种,但广受女性推崇和认可,甚至连女星都出书宣传。台湾女星大S在她的《美人王》中提到“美白针”,称赞“美白针”的效果。然而在生活中,也有不少女性因为打了“美白针”而差点毁容。日前,有媒体报道称,药监部门不批准“美白针”。
“美白针”是违法的
据悉,广东省药学会医用护肤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皮肤科主任孙乐东介绍,美白针和美白产品是由谷胱甘肽、氨甲环酸和维生素C通过外敷或静脉注射作用于人体。谷胱甘肽的全称是还原型谷胱甘肽。用于肝损伤的辅助治疗,对化疗后的肝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些人在出现副作用时会表现出苍白的皮肤;氨甲环酸是一种止血药,常在凝血异常时使用。国外有使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例子,但没有关于注射氨甲环酸是否能美白黄褐斑的相关文献报道。至于用于治疗坏血病的维生素C,说明书上说抗衰老作用尚未得到证实,注射过多会引起肾结石等副作用。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尚未批准用于美容的“美白针”中的谷胱甘肽、氨甲环酸等药物。医学界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研究,看看它是否真的对大多数人有美白作用。正规医院皮肤科没有“美白针”治疗项目。综上所述,美白针的美白效果部分是药物的副作用,比如苍白;另一方面,美白针中的药物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对消费者希望出现的美白效果帮助不大。
也就是说,目前医疗机构或美容机构推出的“美白针”产品,要么是医美机构自己准备的,要么来自非正规渠道。自己准备的美白针,只要配方中涉及的药品是药监局认证的正规药品,都不能说是假药。而从非正规渠道进口的美白针绝对是违法的。如今,一些消费者为注射“美白针”付出了“血”的代价。
消费者注射“美白针”后
两年多前,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曝光一宗美白针等医美投诉案:准新娘周小姐在美容院签下38万元美容治疗改善自己身材和脸型,终于在她婚礼前3天。接受美容院的建议,她花了4500元打了美白针,脸却又红又痛。第二天,她去了美容院的专属诊所就医。协商未果,消委会要求退还全部治疗费和医疗费。经过4个月的谈判,退还了20万元的治疗费和1500元的医疗费。
小编认为天上没有馅饼。想要让自己的皮肤变白,就需要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做起。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平时注意防晒和护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