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们美容顾问的名片上都会有二维码。内地顾客可加美容顾问微信。客户看到自己的朋友圈后,可以直接通过微信下单,不用亲自去香港。”莎莎国际(00178.HK)董事长兼CEO郭少明对彼此说。
面对香港零售市场的持续恶化,香港零售商莎莎终于忍无可忍,准备效仿内地的微商模式,改善港澳低迷的零售市场。
根据莎莎6月25日刚刚公布的年度业绩,截至2015年3月31日,莎莎全年净利润下降10%至8.39亿港元,营业额小幅增长2.7%至89.93亿港元,其中占公司营业额82%的港澳地区同店销售额仅微升2.2%,整体平均每笔交易的销售额下降3.3%。
莎莎六福看准电商商机
郭少明预计,内地赴港游客增长将持续放缓,香港消费情绪持续低迷,公司将抓住O2O合作和跨境电商带来的商机今年。
目前,莎莎的电子商务表现并不理想,同比仅增长5.6%至4.16亿港元,而其他零售商通过电子商务进入内地市场商业增长了比率都达到了两位数。
郭少明表示,目前日交易量约3000笔,而这种O2O形式仅在香港试点。
莎莎企业传讯及投资者关系副总裁张景贤告诉记者,目前大陆客户可以在微信中添加美容顾问。如果有促销和折扣,美容顾问会在朋友圈发布,顾客可以使用微信。询价购买,本公司统一将货物从香港仓库发往内地。购买金额不大(一般不超过5000元),免关税。
郭少明表示,由于内地的物流成本至少比香港便宜10%,一旦这种模式开始扩张,莎莎的化妆品仓库就有可能搬到内地自贸区。在大陆1至2个自贸区设有仓库。
除了莎莎,六福集团(00590.HK)也在积极拓展电子商务业务。公司执行董事黄兰石告诉第一财经,六福已经与内地9家电商公司合作,今年还将继续合作。增加几家合作电商公司,希望今年公司电商业务营业额翻一番。
不过,黄澜石认为,珠宝行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电子商务。未来,六福珠宝将主要瞄准内地三、四线城市。截至2015年3月末,公司在内地拥有79家自营店。期内,品牌店1,240家。公司今年计划在内地开设100家新店,其中自营或合资店20家。
“对于珠宝行业来说,单价在1000元以下的产品特别受欢迎,未来我们也会在电商平台上重点关注这些产品。但中长期来看,消费群体通过电商的主要是年轻人,消费力还需要沉淀才能充分释放。” 黄兰石告诉记者。
暂停香港市场发展计划
对于这些来自香港的零售商来说,通过电子商务进入内地只是第一步。随着香港零售业务持续低迷,这些零售商已决定不再在香港拓展业务,而是决心“北上”寻找商机。
六福集团董事长兼行政总裁黄伟昌告诉记者,公司今年香港业务扩张计划将搁置,公司将趁着店面租金回落之际,整合门店网络,包括搬迁门店或取消门店。预计将关闭2至3家商店。,而港澳地区今年不会增加门店数量。
黄伟昌表示,尖沙咀、旺角、铜锣湾等传统旅游区的销售额跌幅最大。虽然租金也开始下降,但公司将根据“不续租昂贵的租约”的策略优化其零售网络。重点将放在内地和海外市场。
郭少明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旺角、铜锣湾和中环的莎莎门店业务也大幅走弱。此外,内地客户的增长也没有以前那么快。公司希望在新财政年度在非旅游区开设更多店铺,以提升香港本地市场。客人比例。
不过,莎莎进入内地市场的经历并不是特别愉快。公司进驻大陆10年,年年亏损。截至3月份的财年,莎莎在内地的整体亏损为2447万元,而上一财年全年亏损达5372万元。
莎莎一直在内地寻找更好的商业模式。目前,公司正专注于开设利润贡献高的精品概念店。今年,公司的总体目标是重点推出精品店。同时,为了提高运营效率,莎莎关闭了10家低效门店。并且占据了大面积且有经营亏损的店面。截至2015年3月末,集团已进入内地33个城市,在5个经营地区共拥有62家莎莎专卖店和3家瑞美专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