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八部整形外科原副主任医师权玉柱等美容医生辞职创业的消息,引起了掌舵医美机构的关注。来自行业内外的医生。据悉,目前国内此类机构普遍采取小而精的市场定位,主要有个体诊所、合伙人管理、资本介入三种形式。掌舵医生的“理念”往往影响着机构的发展。有的像程冬青,强调稳健发展,不看好上市;有些有“孟小军”的风格
“程冬青”:稳健发展大于扩张上市
2008年,陈老板的整形美容机构在广州成立,包括牙科、整形美容外科和皮肤科。短短两年时间,凭借独家技术,陈老板的整形美容机构迅速积累了大量客户。首批客户主要是通过“平面媒体宣传和网络推广”带来的。到 2010 年,他开始主持客户答谢会。2012年7月,记者参加第三届客户答谢会时,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的数十名求美者。
记者了解到,由于组织规模有限,从2010年开始,陈老板开始减少网络推广和广告的力度;“继续做广告,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客人,但我们收不到,也就意味着无法获得广告费的回报。” 规模有限的原因之一是陈老板在置业上花了很多钱,“如果把这笔资金用来投资扩大规模,说不定现在广州的医美市场格局会不一样。” 不过这位陈老板并不后悔,目前正在考虑逐步退到幕后,培养一支新的医生队伍。
陈先生告诉记者,由于一直不看好医美机构上市,拒绝了很多伸出橄榄枝的资本;“最近才开始思考融资上市的问题,医美机构上市难度很大,打击是致命的。”
无独有偶,一位刚离开韩国整容中介行业的医生也向记者透露了自己“做事业”的打算。目前,该医生正在广州某公立三级医院学习整形外科,学习后他计划回湖南老家开一家美容诊所。10年的中介生涯,为他积累了庞大的高端客户资源,但他根本没有考虑过诊所上市的问题。
“孟小军”:定位上市模式差异较大
与陈老板不同,广美整形外科(以下简称“广美”)总经理吴新鹏、北京极多医美诊所(以下简称“极多”)医学总监权玉柱更像是“孟小君”。创立极多时,权玉柱希望成为上市公司,吴新鹏希望在广美成熟时扩大规模考虑上市。虽然最终目标和发展方向相似,但广美和极多的发展模式却大相径庭。前者侧重于广告和营销,而后者侧重于渠道模式。
吴新鹏回忆,2008年以前,医美广告的成本很低,效果很好。每周只需要在平面媒体上做两个小广告,平均每天有十多个手术。是口碑客源,20%到30%是广告客源。”虽然规模不小,但广美一直定位为“整容”。“我们要最大化我们自己的优势。”吴新鹏强调,营销理念很重要。近两年奥美和美容院炮制注射毁容事故,让求美者“心慌”,广美整形推出“终身负责制” ” 及时。巧合的是,
今年7月正式开业的吉朵,选择不与其他机构打广告,而是投资渠道,与高端美容会所、会所进行深度合作。据介绍,权玉柱的创业合伙人包括娱乐圈的明星和企业家。他们将把娱乐圈会所、企业家联盟等资源带到北京极多,帮助他们在高端美容院和美容会所找到精准客户。但让权玉柱吃惊的是,他的第一批顾客不是来自他的合伙人,而是他在北京八大处整形医院接受过治疗的老顾客。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最终目标是上市,但他们在面对资本的诱惑时却是非常理性的。早在3年前,资本就联系了吴新鹏,提出让光美上市。但考虑到广美发展还不成熟,品牌价值不够高,一旦接受资本投资上市,吴新鹏及其合伙人的股权将被稀释,吴新鹏拒绝了资本的邀请。在创立纪朵之前,也有资本向权玉柱提出要约,但被他拒绝了。权玉柱分析指出:“首先,创业初期没有这么快的扩张需求,不需要那么多资金;其次,资金介入有风险,如果利润不够,可能随时退出,但医疗机构的发展需要持续稳定的支持。。”
记者手记:创业医生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整容医生离开系统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对于创业型医生来说,这是好时光,也是坏时光。政策放松,市场不断扩大,美容医生的创业条件越来越好。从2006年开始,求美者的心态逐年打开。我国医学美容业已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市场容量成倍扩大。
如今,求美者在选择医美服务时,首先会选择机构,其次才是医生。口碑好、知名度高、规模大的医美机构更容易赢得求美者的青睐。目前,全国二线城市都被规模和口碑兼备的医美机构占据,美容医生打造的新品牌在知名度和规模上都没有竞争优势。因此,医生选择自己的专业领域大做文章,定位普遍小而精:虽然规模不小,但广美一直将自己定位为“面部整形”;权玉柱将其定位为“专注注入美容抗衰”……
此外,与一般医美机构的策划和宣传相比,当过医生的老板们不仅懂医疗技术,更懂营销策略。他们能快速提炼技术精华,更容易在市场创新中抢占先机。但在10年前,一个美容项目的简单广告就能为诊所带来相当多的顾客;虽然市场蛋糕在不断扩大,但市场上的竞争者更多了,而且力度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不过,目前成功的医生并不多,这样的医疗机构能否继续发展壮大,还有待观察。
业内质疑:渠道模式可能损害求美者利益
对于北京集朵与高端美容会所、会所合作开发客户的渠道模式,有业内资深人士表示质疑:“渠道模式是医美机构贬低自身价值的行为,是美最终失去兴趣的寻求者。” 该人士分析指出,渠道模式的主动权掌握在生活美容院手中。医美机构为了维持正常利润,往往将手术价格提高3到5倍。权玉柱坦言,医美行业普遍存在从渠道获利的现象,但行业内现行渠道模式存在诸多不规范,普遍存在利益分配不合理、信任缺失等问题,
(注:应受访者要求,部分整形美容机构和老板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