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注册
  • 行业头条 行业头条 关注:3182 内容:2056

    化妆品专业连锁店渠道:尚待验证的爆发增长(组图)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专业连锁店渠道:爆发式增长有待验证

    在化妆品渠道中,还有一个快速增长的渠道——专业连锁店。该频道的代表公司是屈臣氏和莎莎。

    屈臣氏和莎莎很早就进入了中国大陆。屈臣氏于1990年代末进入广东,莎莎也在2000年代初进入。但这两家公司进入大陆后,长期处于潜伏期。

    其实,对于化妆品专营连锁店的未来,业界已经讨论了很久。

    化妆品专业连锁店渠道:尚待验证的爆发增长(组图)

    目前最成功的模式是家电行业,以苏宁、国美为首的综合家电零售商崛起。但是,化妆品专业连锁店和家电行业有很大的区别。

    化妆品专卖连锁毛利率高——莎莎毛利率高达45%;屈臣氏的毛利率低于莎莎,但仍为 35%。与其他零售行业相比,化妆品的毛利处于较高水平。

    化妆品专卖店的毛利率,对于产业链来说,就是化妆品从品牌商到消费者的渠道成本。

    对于专业的化妆品零售企业,自身的运营成本不小。屈臣氏和莎莎的运营成本都在30点左右。

    化妆品专业连锁店渠道:尚待验证的爆发增长(组图)

    将莎莎的经营费用分解后,我们发现化妆品专卖店的两大成本是租金和人工成本,而这两项成本的比例已经超过20%。而这两项费用长期呈刚性增长趋势。

    在中国发展专业的化妆品连锁经营需要考虑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市场容量的大小,二是商业模式能否支持盈利。

    对于前一个问题,大家看到了机会,因为中国的消费市场发展迅速,化妆品行业也不例外;但是,后一个问题值得深思。中国市场地域范围广,一线城市需求高度集中。但是,在二、三线城市甚至更低层次的地区,化妆品的消费需求相对分散。这种专业的连锁经营模式能把渠道下沉到什么程度,还是个未知数。

    这只是对问题的静态分析。考虑到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爆发,化妆品专卖连锁店的存在有什么价值吗?

    化妆品专业连锁店渠道:尚待验证的爆发增长(组图)

    最后,这些专业连锁店用脚投票——屈臣氏和莎莎在经过多年不温不火的增长后,在过去两三年里急剧扩张。几乎与此同时,众多内资化妆品专营连锁店也相继涌现,如广东娇兰美妆、上海康缇、东北美成等。娇兰更是喊出了“十年万店”的口号,力争成为化妆品界的国美。

    无论这种商业模式的成败,专业连锁店作为一种零售业态,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

    百货渠道:大中品牌的选择

    与网购的产品品牌定位不同,百货店主要销售中高档化妆品,其中以国际大品牌产品为主。这类渠道最显着的特点是品牌有独立的专柜,方便企业树立品牌形象。

    化妆品专业连锁店渠道:尚待验证的爆发增长(组图)

    目前,中国大部分百货公司都采用合资制。商场不买断商品所有权,只按一定比例的流水收取佣金。

    品牌的百货商店折扣点不固定。一些小商场和新开的商场可以给欧莱雅最低5%的提成,普通商场可以扣欧莱雅10-15分。但是,对于国产品牌来说,待遇差距巨大。在一定规模的百货公司,对国产化妆品收取的佣金从20分起。对于一些新品牌,扣分甚至可能达到30分。

    可见,仅在终端成本方面,欧莱雅与国产品牌相比,至少有10个点的成本优势。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总而言之,百货公司大多是大品牌的选择。

    美容院和直销渠道:隐形巨人

    化妆品专业连锁店渠道:尚待验证的爆发增长(组图)

    通过美容院渠道的化妆品多为专业化妆品。这些化妆品真正能称得上品牌的并不多,因为与其他化妆品分销渠道相比,这个渠道缺乏透明度。同时,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更多地受到专业意见的影响。因此,渠道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然而,虽然美容院的利润率很高,但它们的利润可能并不高。有些美容院开在商场里,租金可能高达20%,还有昂贵的人工成本。与其在美容院卖产品,倒不如说美容院偶然使用产品来提供服务。

    直销从一开始就陷入困境。中国于2005年12月1日颁布了《直销管理条例》,并于2006年正式颁发直销许可证。目前,我国获得直销许可证的企业只有30家,从事化妆品行业的企业更少。

    尽管如此,直销渠道仍占中国化妆品总销售额的 10% 以上。雅芳、安利、完美、玫琳凯、三生、凯蒂、爱茉莉,这些公司都是从事化妆品销售的,其中不少在中国的年销售收入达10亿。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关注微信小程序

    行业头条
  • 今日 0
  • 内容 2056
  • 关注 3182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