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我们店里有活动,免费赠送品牌护肤品,快来一套!” 路上有人搭讪你,说这样的话,你会和他一起去拿免费的化妆品吗?小心,这可能是一个陷阱。日前,记者接到市民黄女士的电话,称她在观音桥购物时被这样带入店内,被骗280元。她希望揭穿这样的骗局,防止更多人上当。
告诉
她被迫花280元买免费护肤品
近日,家住渝北区金开大道的黄韵女士(化名)约好朋友去观音桥逛街。因为朋友暂时耽误了,她一个人去了观音桥商圈。
“我正走到轻轨3号线的出入口,突然被一个年轻人拦住了。” 黄女士回忆说,该男子手里拿着一张小卡片,里面放着巴黎欧莱雅的产品,告诉她他们店里有活动。使用该卡,您可以获得一套产品试用包。想着等她的朋友无论如何也无事可做,她跟着男人走了。
黄女士被男人带到了世纪金街购物中心的一家美容院,一个打扮成美容师的女人把她带进了一个用木板隔开的小房间。“她让我躺下,说给我的皮肤做个免费测试,看看有没有毒素。” 黄女士多次提到赠品,但对方始终没有回覆,而是不停地告诉她毒检的事情。,然后在她脸上抹了点东西,拿着巴掌大小的仪器在黄女士脸上停留了一会儿,然后告诉黄女士,她脸上的毒素很多,要花280元才能解毒.
就算没有得到礼物,她也得花钱排毒。黄女士觉得自己被骗了,当即表示想要离开。这时,态度友好的美容师才转过脸,说刚刚画在黄女士脸上的东西和测试要收费。所谓免费,就是说如果脸上没有毒素,不用花钱就可以解毒,但如果检测到毒素,就必须花钱解毒。
黄女士觉得对方一开始没有说清楚,想辩驳几句。就在这个时候,几人立刻围住了小房间。“他们说脸上的毒不会排出来,不仅会老化得很快,严重的话脸可能会毁了,还有人说话硬,说没有人要钱,不要脸。” 因为觉得寡不敌众,黄女士很不情愿。我付了280元,希望快点离开。
暗访
护肤品标价奇葩,比商场高出几百元
黄女士说的真的存在吗?记者在观音桥轻轨站附近暗访时发现,不少人拿着黄女士提到的卡片与路人搭讪,邀请市民领取免费试用包。
很快,一名男子也给记者发了一张名片。记者看到,卡片上写着巴黎欧莱雅两个字,上面印有欧莱雅产品图片和品牌代言人照片。卡片的一面印有“使用此卡免费提供一套基本护理”字样,背面印有“免费试用套装”字样。
见记者很感兴趣,男子立即带着记者来到世纪金街87号,一家名为“美人缘养生馆”的美容院。记者看到,这家不足20平方米的店铺,被木板隔成几个小房间。每个房间都放置了一张美容床。因为店面太小,美容师只能坐在店外的塑料凳子上。见有人过来,一名身穿紫色工作服的“美容师”立即迎了上来,带着记者来到了其中一间小房间。
记者说,她只是来收礼物的,但女人一直催着记者躺下,好像没听见一样,坚持要给记者洗脸,做面部毒素检测。见记者不停追问礼物的事,女子更是怒道:“不做就走,没有礼物。” 记者称自己对皮肤过敏,不敢随便尝试,女子立即改变策略,将自己的“欧莱雅”卖给记者。产品。
正品欧莱雅产品的标签应为“L’OréAL”。然而,记者发现,这家美容院所售产品外包装盒上的标签竟然是“L’OR IY”,而且还写着“授权制造”。产品上的标签又变成了“L’ORéVL”,售价380元。记者反复询问产品真伪,对方表示:“姐姐你放心,这和商场里卖的欧莱雅是绝对一样的。”
随后,记者带着这款“欧莱雅”来到了旁边新世纪购物中心的欧莱雅专柜。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从字母、商标和粗糙的包装来看,这绝对不是欧莱雅的产品。” 最让人惊喜的是,正品欧莱雅“双管”护肤品与这款假冒欧莱雅类似包装,售价仅为210元。
调查
商圈“拉客”近100人
记者随后在观音桥商圈调查发现,类似“送礼”吸引路人入店消费的情况不仅存在于世纪金街附近,未来国际、鸿鼎国际也存在。 A栋宏鼎国际C栋,在北岸星座等地也可以看到楼下的“拉客党”。随后,记者将了解到的信息反映给观音桥商圈市管监大队。
据大队相关人士介绍,他们其实是在对记者报道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该人士称,根据他们近期的深入调查,目前,观音桥商圈内约有20家机构和1家影视传播公司涉嫌强卖美容产品。其中,持有相关牌照的企业约有10家,街头推销员约80至100人。主要是接近路人,尤其是单身女性,趁机靠近,然后诱导她们进店“试皮”和“免费”试品,期间伺机卖出高价。价格低劣的化妆品或护肤品。影视公司引客户到“
支持
劣质产品危害更大
保护证据
据相关业内人士介绍,一些普通或非法的美容机构主要通过在一些化学物质中引入激素和色素来抑制和控制皮肤细胞,从而改变皮肤的质地和结构。瞬间美容效果。比如记者购买的护肤品,很可能是在非法小作坊加工,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尽管部分消费者多次向相关执法管理部门反映此类现象,但相关部门执法管理困难重重。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相关人士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在招揽客户过程中,虚假宣传、以次充好、假冒涉嫌虚假宣传,根据情节轻重,可以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存在取证困难、产品检测成本高,检测周期慢,消费者维权困难。观音桥商务区城管大队陈大队长也表示,路边美容店不占路,也不派发商业促销品,城管执法难以依法干预。
市民不应该相信路边的“免费”陷阱。如果美容机构以欺骗性的营销方式欺骗公民消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该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市民一旦发现被骗,无法逃脱,就必须要求对方开具收据或尽可能保存产品样品,以维护自己日后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