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注册
  • 行业头条 行业头条 关注:3182 内容:2056

    女大学生“油腻”的中年妇女“寿星”额头老了十多岁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又是一年夏季整形手术。为了成为兼职网络主播,女大学生小陈选择在自己的脸上注射自体脂肪。她想打造一张额头饱满、脸蛋丰满的网红脸。打针后,脸上堆积的脂肪,让这个美丽的姑娘看起来像个“油腻”的中年妇女,额头“瘦”,一下子老了十多岁。她急需帮助,因为修复困难,没人敢捡,最后经朋友推荐,来到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找到了体雕部主任李发成教授,医院脂肪移植中心,就在额头上,李法成替她吸了9毫升脂肪。

    膨胀的大脸、睁大的眼睛、陡峭的鼻梁、尖尖的下巴……近年来,网络上充斥着这样的脸,被称为网红脸。 “除了畸形审美带来的所谓潮流,这些脸很多都是被‘愚弄’后‘制造’出来的,”李发成说,“我本来是想长双眼皮的,结果眼角长了又开了,补鼻梁,做鼻综合,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过度商业化的恶果,违背了医疗的初衷。”

    医学美容是指通过医学手段达到美容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资本的遏制和追逐、市场的推动,医学美容越来越多地走进国人的生活。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 2017年医美市场规模达到1760亿元。

    爆炸式增长: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

    东北女孩王琪玉从妇科专科医院美容科开始接触家乡的医美行业。之后,她来到北京十多年。她从顾问起家,现为民营医美机构北京薇妍医美的合伙人兼合伙人。副院长。先后在医美行业的莆田医院和打造中国第一“人工美容”郝璐璐的伊麦尔医美集团工作,到现在她自己创业,几乎见证了医美发展的全部历史。医美。

    “当时(营销)就是在报纸上做广告,然后等客户来电咨询,上门咨询。东北人爱美,凶猛。他们经常在电话里说,“嘿嘿,你的项目要多少钱?”,能便宜点吗?好吧,我们来做吧!”王启宇当时的专科医院是福建莆田人开的,“莆田人胆大,市场嗅觉强,愿意投资,敢于使用新技术、新产品。营销方式是更灵活。虽然莆田线饱受诟病,但它在国内的发展,为医美市场的培育和壮大做出了很大贡献。”她说。时至今日,莆田系依然是医美行业的龙头。

    2002年,北京伊美尔医美集团在成功打造中国第一家“人工美容”好露露后诞生。它的“制造”过程通过媒体的追逐释放出强大的传播效应,几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宣传。整形教育——事实证明,你可以通过手术“创造”美丽。于是,医美的概念开始走进更多普通人的生活,也推动了医美行业新一轮的大发展。在亿美尔最火爆的年代,王启宇从东北跳槽到北京加入企业集团。虽然还在做咨询,但方式不同。 “不再有报纸广告,主要通过互联网投放,电话咨询也少了很多。以前的电话咨询师都改名为网络咨询师,主要在百度上发布医院和项目信息。”当时,医美机构纷纷加大对互联网的投入,争夺客户。 “我们测算过,一个用户在网上点击某个机构的信息,会花费该机构近30元的投资。”

    2009年前后,玻尿酸和肉毒杆菌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光电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迭代。打几针就没有皱纹了,补水后鼻梁上扬了,仪器按摩后脸型收紧改善了……打针和光电子这两项技术被称为“世界第一”过去 20 年行业中最重要的“医疗美容技术进步”。 ,让“美丽”的最初奢华愿望变得简单、方便、可实现。于是,微整形应运而生,求美人数暴增。然后,医美平台的加入带来了更多的流量,一些不法机构、不法人员、不法产品也被暗中觊觎。一场医美饕餮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随着中国医学美容发展进入“快车道”,2017年中国医学美容总病例达1020万例,中国已超越巴西,正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国家。

    “三不整形”:“黑”,你没讨论过

    医疗美容行业的增长速度惊人,但现实是医生资源有限,医疗美容执照审核严格,制药设备价格昂贵。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行医执照的“黑市”和培训了几天的“黑医生”纷纷放出,结果,一批“黑培训”机构“功成名就”。这些“黑”机构拥有三四个天道,可以培养出“无情毁人”的“美人战士”。一位参加过“培训”的美容院小姐姐告诉记者,培训班只有不到10%是医学生,其余都是非医学从业者,包括纹身师、美容师、理发店工作人员、售货员等。

    “是否穿透皮肤,是临床上区分生命美容和医学美容的金标准。一旦进入皮肤,就属于医学领域,必须具备医生资格才能从事相关事宜。”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医生薛宏宇博士表示,一个合格的整形外科医生需要5年的专业知识,2年的临床学习,以及至少3年的积累经验。在黑人培训机构,这些没有基本的医学理论,有临床经验的学员通过给鸡腿注射生理盐水来练手。

    女大学生“油腻”的中年妇女“寿星”额头老了十多岁

    《2017医美行业白皮书》披露,90%的毁容源于“三无”,即非正规机构、非专业医生、非CFDA认证产品。肉毒杆菌素、玻尿酸、超声波手术刀和热玛吉是医美黑市重灾区。这些物品中充斥着假药、水货和仿冒设备。一些未经国家认证的违禁药品,如溶脂针剂、通炎针剂、人胎盘素等,通过各种不法渠道甚至以假药形式进入市场。 “以溶脂针为例,到目前为止,市面上的溶脂针没有一个是合法的。”薛宏宇说,不过,总有病人因为溶脂针而脸凹陷,来找他做引流修复。

    玻尿酸注射不当导致血管栓塞的案例屡见不鲜。 “10例栓塞中,有9例是玻尿酸注射引起的。”薛宏宇说,比例高得惊人。 “由于非医用注射器不了解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走向,一旦注入血管,就会进入血流形成栓塞,造成溃烂、偏瘫、失明等重大损伤。”

    打造概念噱头:炒作成行业“明确规则”

    向医生开放医美机构介绍,吸脂世界冠军,面部魔术师,亚洲面部抗衰老第一人……这么多头衔和花哨的名字,让人眼花缭乱.

    “都吹到天上了,还是我吗?”当雷华医学博士第一次在机构网站上看到她的“大咖”和“大师”的“隆重”介绍时,颇为害怕。 但网站的工作人员却高兴地说:“太好了,你来了,我们终于有了真正的医生,不用化妆了。”

    夸张的包装和炒作已经成为行业的“明确规则”,不仅是对医生,对概念也是如此。医美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连专业医生都难以分辨。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脂肪移植组组长李发成教授曾看到某机构宣传他们的“独创”“图美森吸脂技术”。 ,经过提醒才发现原来是英文“”的中文音译,“”其实是肿胀麻醉,抽脂手术的第一步就是注射肿胀液。 “如果你选择一个外国名字,还好没有人理解它,只因为你不会讨论它。”李法成无奈的说道。

    女大学生“油腻”的中年妇女“寿星”额头老了十多岁

    在巨大的利好下,一些厂商和进口机构也加入了炒作嘉年华。 “以进口乳房假体为例,中文名称不断变化,价格也越来越高,求美者不确定,只能被鼻子牵着鼻子走。”一些美国同事听说了一对中国假肢。价格令人难以置信。我以为我听错了,就来找李发成核实​​:“还是四()?(14000还是4000美元?)”李发成无奈地说,“!”

    深包装营销套路:闪烁的“整形改变命运”

    整层楼都是一排排电脑桌,每张电脑桌前都坐着一位顾问。这“壮观”的一幕让整形外科医生目瞪口呆,“大家都被表演绑架了,这哪里还是医院?”

    莆田科在医美发展史上的“创举”之一,就是率先在医院设立顾问和操作人员岗位,应用商业常用的客户资源管理系统。公司以医疗美容领域,视医疗为企业来经营。在“表演”棒的指挥下,医生不知不觉成为了咨询师的“帮凶”,于是,“我本来想长双眼皮的,结果却睁开了眼角;”一个鼻子综合的现象“随处可见,所谓的风水整容、幸运整容也很流行。“以前我们说知识改变命运,现在整容机构却声称整容改变命运!”医生苦笑着说。

    小李,一个相信“整容改变命运”的女孩,梦想通过整容成为网红主播,大赚一笔。在与以高薪招聘女主播的北京光明盛世文化公司签约后,公司承诺“免费整容”,并将她包装成网红,但需要自己贷款。一番折腾后,小李不仅没有赚到很多钱,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最后被迫在KTV兼职赚钱。原来,该公司勾结一家经营不善的医美诊所,诱骗女主播申请分期贷款,然后将整容分成50%。今年5月,北京警方打掉了这个诈骗团伙,但对于小李来说,这个噩梦的阴影一直难以抹去。

    “这也不例外,去年有好几个人来找我们合作,说把你的位置借给我,保证你每天有20个手术,然后再分,他们有专人登记安排操作,专人办理贷款手续,一站式服务。”王启宇说,因为觉得自己来历不明,最后以“收不到”为由拒绝了“合作”。

    在医美行业,公认最深刻的“套路”是生活美容机构充当“托儿”,为医美机构招揽顾客。对于“渠道管理”。从美容院、美甲店到网红微商,只要能吸引人,就可以成为渠道商,将客户送到医美医院。这些医院被称为“渠道医院”。 “渠道医院最大的特点是贵,二是只接待渠道客人。客户上门享受超VIP待遇,处处让你觉得最尊贵,然后利用信息不对称, “造天价。据我所知,北京最贵的一次面部脂肪填充要300万,是渠道医院做的。”薛宏宇说道。

    医美APP时代:或重塑产业格局和产业生态

    “在行业的发展中,医美平台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经历了行业近20年风风雨雨的王启宇说。 “这意味着医美行业全面进入APP时代,也带来了产业格局。以及行业生态的一系列变化”。

    2014年前后,美德乐、悦美、更美、新氧等一大批医美电商平台齐头并进,趋势迅猛。作为互联网医美的流量入口和交易平台,一方面以比搜索引擎低十倍的佣金吸引医美机构。另一方面,他们强调自己的垂直搜索特性,以促进更可靠、更便宜的医疗服务。美容服务,吸引美容爱好者。

    “微创和无创美容的出现,将医学美容带入了普通人的日常消费水平。这就是医学美容平台出现的背景。然而,用户不知道去哪里找适合他们的好医生。我自己的项目,于是医美APP应运而生,其与生俱来的互联网基因就是为了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医美平台美德乐APP创始人赵颖告诉记者。

    在很多求美者眼中,医美电商平台就是“整容淘宝”——医美机构明码标价,消费者可以“货比三家”,进而避免被宰、上当受骗,机构获客成本大大降低。搜索引擎一直是用户获取医美信息的主要渠道。大量医院在搜索中放置了投标排名。一方面,热门关键词非常昂贵,医院获客成本高,医美服务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用户点击医院页面得到的信息,仍然是机构单方面输出的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横向比较。

    “作为医美垂直领域搜索引擎的替代产品,医美平台APP从营销包装、招标、鼓励分享、鼓励透明消费、开始专注于优化自身的服务和效果,以及价格。”赵颖认为,这就是医美平台的出现对于行业发展的巨大价值。

    医美平台在让信息更加透明的同时,其“鼓励分享”也为已经火热的医美市场推波助澜。在医美平台上,整形外科医生们乐于分享自己的医美心得,并展示整容前后的照片。 “吸引更多的爱美人士,也在无形中鼓励和培养了更多的用户。”薛宏宇表示,中国崛起的新一代消费者已成为医美的增量,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市场的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每100名中国医美消费者中,有53名年龄在25岁以下,即90后。这种情况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美国 36 岁以上的用户占比超过 74%。 “可以说,医美行业正在从一个小众、昂贵的精准市场,走向一个薄利多销的大众市场。”

    经过三四年的野蛮生长,医美平台开始进入残酷淘汰阶段。统计数据显示,到2017年,市场上仅剩五六款医美APP,关闭或转型的医美APP将超过20款。已有多家互联网医美平台获得千万级融资。

    虽然很多医美平台都强调自己的互联网基因,号称“擅长打破信息不对称”,但对于想要“真刀真枪”整容的用户来说,纯线上服务还差得很远足够的。 “医学美容很专业,我们是实体,希望不仅做好信息服务,重视资本运作,更要回归为客户提供真实的服务。”王启宇说。

    “医美兼具医疗属性和消费属性。消费品相对容易标准化,但医疗服务产品更难标准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多。单纯的在线服务有时是不够的。”赵颖透露,下一步,美德乐将打造线下咨询中心,提供更深层次的线下服务。目前,他们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区拥有15个线下中心,与线上信息平台形成协同效应。

    “未来医美APP竞争的关键将是产业资源的整合。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需要深耕产业链。从交易的闭环到行业的闭环,谁能玩得更多,谁能走得更远。”一位医美老手说。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关注微信小程序

    行业头条
  • 今日 0
  • 内容 2056
  • 关注 3182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