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一女子花1680元办会员卡24次面部美容服务被诉
南京市民张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在江宁一家美容店消费了1680元的会员卡。她应该享受24次面部美容服务,但因为不愿意购买美容店的护理产品,她只享受了11次服务,然后就去做美容。美容师要么“心情不好”,要么顾客太多,一次都没做过。
女士。张告诉记者,不久前,她被介绍到江宁区悦民路一家美容院,花1680元办了一张会员卡,一共可以享受24项面部美容服务。在她美容事业的第一个月里,为她服务的店员总是竭尽全力向她推销某品牌的护肤品。张女士总是拒绝。之后,店员一直拒绝买护肤品,因为美容师没心情做护理。间歇性地向她推销产品。
服务员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后期,张女士还有13次美容未完成。当她想再次做美容时,却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每次预约服务,店家都说顾客太多,无法安排。张女士非常生气,要求退卡,但无法与店家协商退费,于是拨打12315投诉,向媒体求助,希望能退还13项无服务服务的钱。
江宁区消协唐山投诉站工作人员对投诉展开调查。在双方的调解过程中,美容店表示,张女士之所以没有及时退款,是因为她有赠品的美胸服务项目已经消费完毕,此前双方约定:美胸是一项只能在24次美容后,即消费1680元后才能享受的免费服务。收费。结果,双方在退还多少的问题上意见不一。
中消协工作人员指出,该店强推护理用品已涉嫌强行交易。根据《消费者法》的规定,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最终,店主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意为张女士退卡,并退还剩余的500元消费。同时对美容师的服务态度表示歉意。
消协提醒:预付费用需多加注意
江宁区消协工作人员告诉长江晚报记者,近年来女性美容消费纠纷投诉率居高不下。如何避免?中消协提醒广大爱美女士:尽量选择经验丰富、口碑好的美容院;消费前仔细查看店家提供的产品和包装标签,是“三无产品”还是无中文标识的产品。
尤其要提防一些店家打着免费试用的幌子诱使消费者上钩,然后以各种理由让消费者购买付费护肤品。因为这些产品的价格都比较高,一旦购买往往“势不可挡”;预付费消费谨慎,看对方资质,预存金额不宜过高,服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发生意外;过程中推荐的收费护肤品应在现场确认后使用。消费者可以拒绝未经同意拆开包装的产品;吸脂、隆胸、隆鼻、割双眼皮等非物理美容手术应从常规手术中选择。最重要的是,消费后要向店家索取证明或保留相关记录,以防日后维权没有证据。
- 上一篇 >:伽蓝集团凭什么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呢?管理学院
- 下一篇 >:成都地铁规定若干违禁品不能地铁,酒、喷雾类化妆品均在此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