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草根企业家都将目光投向了化妆品行业,希望能在这个“暴利”行业中分一杯羹。其中,于涛曾是一名化妆品店创业者。他曾经身价百万。顶多在湖北小县城开了几十家化妆品店,后来生意上的失误,让他损失惨重,损失上百万。为了避免更多的创业者重蹈覆辙,于涛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一家化妆品店创业者的案例。以下是于涛自己的说法:
入门:你可以用任何东西赚钱
我是1992年创业的,不能叫创业,只能叫兼职。那时因为家境贫寒,孩子在乡下,早早读完高中,就跟着亲戚站起来当化妆品店,就站在柜台前。我做了将近一两年,但还是赚不到多少钱,所以我决定自己做。出来开个化妆品店吧。
当时开一家化妆品店的成本是2万到3万元。我没有这么大的本金,所以我从亲戚那里借了一些钱,然后跑到几个柜台,到外面赊销一些商品。化妆品店开在湖北一个县城。那时,我并没有真正考虑过商业模式管理团队。那时候的乡镇县都没有这样的化妆品店,我很容易就积累了一笔钱,年收入几十万。
我在 2002 年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做。那个时候,当你赚钱的时候,你自然想赚更多的钱。于是,我在2002年开了三家店。开店后,我决定开始扩大加盟店,扩大规模。
我的事业从这个时候开始突破,也从这个时候开始走错了方向。当时我的心态是想赚钱。所以,当我自己的店铺口碑不错的时候。下定决心放弃加盟店,但没想过成为直营店,一口气开了40多家加盟店,扩张速度非常快。
我的想法很简单:开的越多,赚的钱就越多。那么我做的特许经营模式也很明确。所有加盟店都使用我的店铺招牌。然后,所有加盟店的商品都是我提供的。我不想要他们的特许经营费。我主要靠供应他们赚钱。 ,我认为在这种模式下一切正常。
加盟加盟第一年,效果非常好。那一年我的销售额达到了1000万以上。这时候,我觉得自己做得很好,所以我在这上面花费了更多的精力。许多其他事情。
我的兴趣可以说非常广泛。我在经营这些化妆品店的时候,开了一家宽带公司和一家电脑维修公司,都是和化妆品项目一起做的。 ,结果,这让我分心了很多。 2007年回头看自己的化妆品生意,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我去看了我的特许经营店,我不禁感到惊讶。这些所谓的专营店不再销售我供应的产品,也不再信任我的供应。专营店其实已经死了,只是我当时没有意识到。那个时候能赚到钱一年,最后发现自己不仅赔了钱,还赔了早年开店的几百万现金。是的,我失败了。
反思:所有可以犯的错误都已经犯了
那段时间,一两个月,我没有出去,也没有做什么,只是呆在家里反省自己。我突然意识到,我在创业的过程中犯了一个人可能犯的所有错误,如果我没有失败,我会很难。
仔细反省自己,为什么我的生意从非常红火的一年一年赚了100多万,最后所有的加盟店都不再叫我供货了,我所谓的加盟没用,我至少犯了以下几个致命错误:
第一:商业模式或商业方向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我自己在化妆品行业这么多年的经验已经证明,我在化妆品行业是可以做好的。但是,最后我没能做到,因为我本来就不应该做所谓的特许经营,因为我对特许经营一无所知。我无法控制这些打着我的品牌旗号的所谓店面。我以为我可以通过提供和没收特许经营费来赚钱。结果,所谓的特许经营模式根本行不通。我现在后悔我应该开始直销了。
第二:人性被低估。那时,我很容易相信人,几十家大大小小的特许经营店的老板。我太容易相信他们了。没想到他们会背叛我,偷偷卖别人的货。一个竞争对手偷偷给了他们更低的折扣,很快他们就背叛了我的系统。
第三:节奏太快,导致管理混乱。我们加盟加盟的速度非常快,一下子开了43家店,但是相应的配套项目没有到位,完全没有团队管理的概念。团队管理和建设,后来在我身边提拔的经理和财务经理都是我下面的店里的,但他们不能再给我出谋划策了。
第四点:我自己的问题,我的兴趣如此广泛,以至于我现在可以掌握“一次一件事”这个短语。那时我在做化妆品生意的时候,也一个接一个地做了很多其他的项目,不仅占用了我的资金,也大大分散了我做化妆品生意的精力。
第 5 点:我对供应链和货物管理了解不多。那个时候不了解下面加盟店的需求,也不知道需要准备多少货。结果,我有大量的库存,这成为我生意失败的核心点之一。
第六点:我一直都是一个人,没有好伙伴。这也和我们当时没有所谓合伙人的概念有关。那时,我知道我想赚钱,但我不知道我需要成为一个团队。虽然我早在 1990 年就支付了我的 MBA 费用。
第七点:这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那个时候,我自己创业做事,还是用我的小聪明做事。我觉得用户是傻瓜。比如我们带着推广团队推广下面的产品,当时我们有两个选择要推荐给客户,比如国际知名的玉兰油,利润会更低,还有一个未知数。品牌的价格稍微低一点,但是利润会高很多,所以我们没有考虑把好产品玉兰油推荐给用户,所以当时不想让回头客去体验没有回头客。还有诚实的问题,我以前真的没有意识到,而且我认为这件事是一个很大的事实,并没有什么。我想每个人都能理解,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薄利多销的例子很多人都理解,但是能坚持下来的有多少。
经过这么多的思考,我深深地意识到,信义二字是真正创业和创业的基础。
问题后记:记者问于涛,一次失败疼不疼?他淡定地说,传统行业的企业是要有抗拒能力的。在那次失败之后,他尝试建立一个垂直行业的网站。他说他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