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注册
  • 行业头条 行业头条 关注:3182 内容:2056

    国内整形美容业人士提醒:出国整形要小心暗藏“美丽陷阱”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东院)常务副院长马继光是王晓梅的修复医生。他认为,整体来看,日本整形外科医生的服务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但当时王小梅找的医生有问题。马继光透露,这些年自己在国外做过多少手术,失败后回国修复,已经记不清了,而且大部分都去了韩国。根据中国整形外科协会2015年公布的数据,近年来中国人赴韩整容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率以每年10%到15%的速度递增。国内整形美容界人士频频提醒:出国整形,谨防隐藏的“美容陷阱”。

    “不可否认,韩国、日本等国的整形美容行业有好医生,但大部分人都找不到。”马继光说,韩国有一些家庭经营的小型整形美容场所。管理混乱,卫生标准不达标。对里面的人进行手术是非常危险的。更严重的是,韩国还有一些没有医美资质的“黑作坊”,医院里几十人没有行医执照。

    我国公立医院整形手术收费是国家规定的。韩国大部分的整形美容机构都是私营的。许多机构有两套收费标准,一套针对国际患者,一套针对本地患者。两者差距很大,最大相差近10倍。韩国的“小作坊”和黑诊所越多,差价就越大,这就是中介费。 “如果去韩国整容,就算不出意外,也会被中介拿走一大笔钱。”齐作良说。

    由于语言障碍,去韩国的整形外科医生大部分都是通过中介完成的。这些中介与韩国正规的整形美容机构联系紧密,相关机构没有信誉,也没有客户来源,只能通过中介招人。在商业上,中介为了赚取高额中介费,任意夸大手术效果。

    齐作良认为,在整容前,求美者需要充分告知医生自己对美的需求。同时,医生也要说明手术的预期效果和风险,所以双方的沟通很重要。然而,当求美者出国整容时,中介往往充当翻译的角色。中介为了快速成交,只谈效果,不谈风险。 “求美者不懂韩语,也不懂合同内容,听中介的,做完手术后发现效果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很难修复。”

    如果您出国整容,一旦发生意外,您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齐作良分析,很多中国人不懂国外的语言,不懂合同,不懂当地法律法规,不知道如何申诉,大部分只能认罪。一些求美者在韩国整容后发生了医疗事故,只能在整容机构面前闹事,却被当地警方以影响社会秩序为由关押,吃了不少苦头。

    “求美者不知道国外医学美容使用的产品是否合法,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齐作良说,很多求美者去韩国隆下巴,而当地医生去他们甚至不知道下巴里塞了什么东西,注射了什么样的药物。手术后,下巴不断地变大,手术后取出,过一段时间又继续变大。患者前来修复,他和同事通过检测和临床经验判断注射剂是生长因子。齐作良说:“生长因子的注射疗法在我国是明令禁止的。在韩国,政府不允许注射,因为没有限制。注射后,相关部位继续生长,这会导致对身体有伤害。”

    2015年,中国整形外科协会和韩中医学友好协会共同建立了韩国整形美容医生行医认证平台。首批1000多名合格的韩国整形外科医生将进入这个平台。同时,随着资格普查,医师人数将进一步扩大。求美者可登录平台查询医生是否具备合法资格,降低赴韩整形风险。

    审美因国家而异

    国内整形外科医生更了解求美者的美容需求,沟通无障碍,手术效果可能更符合预期

    李玉芬是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一直在追求更好的个人形象。一年前,她去韩国做颧骨整形手术,希望能让自己的脸看起来更好看。手术后,她的脸虽然瘦了一些,但脸从左到右不对称,看起来很奇怪。无奈,她前往韩国进行修复手术,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李玉芬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修复操作非常成功。她重回舞台,在朋友圈晒出美照。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正规整形医院和大型医院的整形技术水平并不比日韩差,部分科目可能有更多的临床经验。 “中国大型整形美容医院的综合抢救能力很强,即使手术发生意外,也能及时救治;而韩国的小型整形美容医院抢救能力较差。,追求美丽的人可能会危及生命。”齐作良说。

    专家不鼓励人们出国进行整容手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审美也有差异。例如,中国人喜欢较宽的双眼皮,而韩国人则喜欢较窄的双眼皮。如果求美者与国外整形外科医生没有充分的交流,那么手术的结果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相对而言,中国整形外科医生更了解本国求美者的需求,沟通没有障碍,手术效果可能会更好。

    目前,国内仍有一些“四错”整形美容机构。他们非法经营并造成大多数整形手术事故,这是不健康行业的主要原因。所谓“四非法”是指:非法行医,即没有医学资格的人做医美;非法用药,即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医美产品;违法场所,即经营场所未经有关部门批准;非法培训,即操作人员经过很短的培训后上岗。齐作良提醒,求美者一定要到有资质的整形美容医院整容,切不可轻信街边的“小作坊”省钱。

    整形美容行业发展不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管存在漏洞。马继光认为,各种整形美容机构,尤其是小诊所,遍地开花,仅靠卫生部门的监管显然是不够的。卫生部门要与工商、公安、税务等部门联合执法,形成一张“网”,监管不留死角。以往对整形美容“黑作坊”的处罚过轻,导致违法成本低,没有震慑作用,应加大处罚力度。 “如果国内整形美容行业健康发展,人们为什么要冒险出国求美?”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关注微信小程序

    行业头条
  • 今日 0
  • 内容 2056
  • 关注 3182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