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注册
  • 行业头条 行业头条 关注:3182 内容:2056

    2016年化妆品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新的一年大家又该何去何从?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在宏观经济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对现状的迷茫和对行业前景的预期,化妆品行业在煎熬中度过了2016年。整个这一年,化妆品行业的哀悼和喜讯不断。行业洗牌期,乱象频发,创新不断。并购、网红、电商、进口产品成为行业热词。

    2016年化妆品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新的一年你应该做什么?为呈现行业现状,明晰发展趋势,探索未来方向,记者搜集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超4亿元头衔

    2016年,法兰琳卡以超4亿元独家冠名“中国新歌”。《新歌》是现象级综艺节目,片名费也在逐年上涨。据悉,《新歌》第二季的冠名权已经被OPPO以5亿元的历史高价拿下。

    点评:广告在本土品牌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法兰西在冠名前期经历了波折,但从数据上看,《新歌》给法兰西带来的高曝光率不容忽视。从命名成本来看,优质资源的集中也导致广告价格随市场需求不断上涨。在广告成本上涨的同时,个别企业的广告投放量也达到了近几年的峰值。去年,韩数以10亿的高价斩获2016年《金鹰独奏剧场》和《天天向上》的独家称号,标志着日化品牌的竞争进入了核武器时代。

    增加 44%

    根据LG Life and 2016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7-9月,LG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12.7%,营业利润增长28.@同比>4%。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连续11年保持增长,得益于37°侯、苏蜜等奢侈彩妆品牌第三季度44%的快速增长。

    点评:2016年,消费升级成为热词,众多高端大牌的崛起也印证了这一趋势。2016年第三季度,欧莱雅集团旗下的YSL和阿玛尼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0%和50%。雅诗兰黛集团的海蓝宝石之谜在 2016 财年第四季度保持两位数的销售额增长。宝洁公司的 SK 销售额在本财年第一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外资企业紧跟消费升级趋势,在中国市场布局高端品牌,对本土品牌既是刺激也是挑战。

    下降 8.@>5%

    2016年8月19日,屈臣氏健康美容大奖颁奖典礼上,屈臣氏中国总部负责人透露,2016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营收同比下降4%,2016年可比门店营业额同比下降4%。今年上半年下降了8.@>5%。

    点评:作为中国化妆品零售行业的龙头,屈臣氏的经营状况被视为化妆品零售行业发展的晴雨表。事实上,2015年屈臣氏中国可比门店零售额下降了5.1%。显然,2016年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在屈臣氏看来,化妆品的实体零售仍处于低迷状态。

    1600

    根据娇兰美妆数据系统,截至2016年9月30日,娇兰美妆全国门店总数达到1464家,其中加盟店759家。按照目前的开店计划,到今年年底,娇兰美妆门店总数将超过1600家。2016年10月,娇兰美妆新任总裁李双林重申,娇兰美妆冲刺10000家门店的目标不会动摇。在万店计划下,娇兰美妆明年将以更快的速度扩大规模。

    点评:与2015年底的1000家门店总数相比,娇兰在2016年以每月近50家新店的速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再次确立了自己在中国本土化妆品连锁店的主导地位。

    增长4.0%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数据,2016年10月,国内化妆品零售额186亿元,同比增长4.0%,创下创今年月度增速新低,也是近三年来最低。

    点评:化妆品零售额增速自年初以来呈下降趋势。自 6 月以来,已出现复苏迹象。然而,一向被认为是旺季的10月份,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积极反弹。希望通过假期刺激消费。仍然不乐观。零售寒冬的考验还在继续。

    212.4亿

    2016年双十一,化妆品网络销售额达到2.12.4亿元,占网络总销售额的12.0%。

    点评:回顾这些年的双十一,化妆品交易量成倍增长。虽然质疑的声音从未停止,但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品牌正在参与这场狂欢。兰蔻、海蓝之谜等国外高端品牌的全线参与,可以说是双11化妆品市场的一大亮点。

    49家并购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和工已完成对49家国内化妆品企业的收购。

    点评:金网、怡亚通在化妆品行业的频繁“圈地运动”,有力地证明了资本对化妆品行业的青睐。从化妆品企业尤其是代理商的角度来看,与资本联手并不是唯一的发展路径,但在传统发展模式失败的情况下,寻找新的生存之道才是最关键的。

    330

    截至2016年11月,悦诗风吟在中国大陆拥有330家门店。CMM数据指出,悦诗风吟今年排名第6,进入百货渠道品牌市场份额前10名,是唯一一个在6-8月实现市场份额增长的品牌。

    点评:与日化专营店倒闭的趋势相反,以悦诗风吟、费萨尔店为代表的单品牌店正在快速扩张。不仅是国外的单品店,以植物医生、婷美小屋为代表的国内单品店,近两年门店数量保持高速增长,不少化妆品企业加入了单品店的阵营. 由于更贴近年轻消费者,单一品牌是寒冬中难得的逆势增长渠道。

    411批次

    截至2016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曝光不合格面膜和防晒产品411批次,涉及品牌200多个。

    点评:质量问题,一方面暴露了本土品牌在研发和生产上的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些企业的诚信缺失,缺乏契约精神。当地化妆品公司。经济低迷加剧了品牌应对低迷的现状。

    20000 件

    2016年12月5日,网红张大奕推出了自己的口红品牌。推出两小时后,2万支口红售罄,销售额近180万元。

    点评:无论是张大奕2小时卖2万支口红,还是明星为美宝莲直播2小时卖1万支口红;超强的变现能力让网红成为了新兴的销售渠道。同一款产品线上线下销量完全不同,增长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关注微信小程序

    行业头条
  • 今日 0
  • 内容 2056
  • 关注 3182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