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注册
  • 行业头条 行业头条 关注:3182 内容:2056

    联合利华开拓高端护肤品市场逆势布局中国市场(图)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5月6日,联合利华宣布收购独立高端护肤品牌Kate,这是集团继3月收购英国护肤品制造商REN后进军护肤市场的又一举措。在日化行业发展放缓的背景下,联合利华逆势布局对中国市场有何影响?

    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与宝洁、欧莱雅等日化巨头相比,联合利华在高端护肤品市场缺乏知名品牌。因此,频繁的收购预示着联合利华将开拓高端护肤品市场。

    联合利华开拓高端护肤品市场逆势布局中国市场(图)

    Kate创立于2004年,以高品质和产品创新享誉业界,深受好莱坞名流青睐。目前主要在国际市场上的、连卡佛、崇光百货、丝芙兰等高档百货和化妆品店销售。不过,除中国香港外,该品牌尚未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同时,两个月前被联合利华收购的英国护肤品制造商REN成立于2000年,产品涵盖面部、身体、男士、SPA等领域,产品种类繁多,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各地。不过,和凯特一样,该品牌还没有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联合利华开拓高端护肤品市场逆势布局中国市场(图)

    除了今年的两次收购,联合利华去年年底宣布,将收购竞争对手宝洁的香氛沐浴露品牌卡梅尔和极爽在北美和加勒比地区以外的业务。去年上半年,联合利华还表示将投资法国高端护肤品牌ioma。

    在频繁超重护理领域,联合利华布局护肤品中高端市场的意图非常明显。不过,据了解,联合利华近两年的营收并不尽如人意。2014 年,其收入同比下降 2.7% 至 484 亿欧元。与此同时,联合利华一直试图通过裁员和调整业务结构来扭转颓势,但并没有恢复到更快的增长速度。根据2015年一季度最新财报,联合利华一季度营收增长2.8%,并开始逐步恢复。

    联合利华开拓高端护肤品市场逆势布局中国市场(图)

    虽然收入逐渐恢复,但在其他竞争对手开始收缩品牌的时候,联合利华的频繁收购也格外引人注目。谈及原因,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联合利华在高端护理产品领域缺乏知名品牌,目前只有庞德。此前,在个人用品和家居护理用品领域,洗衣粉类产品的销售额占比较大,洗发水、沐浴露等产品占比较大,而护肤品占比较小,所以补充说在相关领域存在差距,选择合适的护肤品牌进行收购对联合利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重点拓展护肤品领域,是由于其较高的毛利率和较快的增长速度。据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在日化产品中,洗衣粉的毛利仅为20%,而洗发水和护肤品的毛利则高达60%和80%。此外,中国市场洗衣粉的年增长率仅为4%,而化妆品的年增长率则高达30%。

    联合利华开拓高端护肤品市场逆势布局中国市场(图)

    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联合利华开始加速收购一系列护肤品牌,并开始调整产品结构。相关的产品结构调整也正是因为联合利华食品品类的销售比重一直在下降,不像个人日化产品的销售比重上升。

    发展中国家消费习惯的变化也影响着联合利华的产品结构调整。上述业内人士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影响快消品销量的三大因素是人口基数、人均收入和GDP增速。联合利华专注于发展中国家,其增长超过 70%,销售额超过 50%。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消费需求将从基础向高端转变。例如,在同一洗涤剂市场,洗衣粉的年增长率为4%,而洗衣粉的年增长率可达20%以上。.

    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市场的贡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一位接近联合利华的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联合利华去年在中国的收入接近20亿欧元,而全球销售额为484亿欧元,这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的销售份额还没有。5%,这与中国市场的规模不成比例。

    联合利华的收购频繁。这些品牌什么时候进入中国市场?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曾希文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品牌有自己的市场价值、市场销量、供应商和营销方式。因此,收购一个品牌一般需要两年左右的过渡期,双方都需要磨合。这意味着联合利华的一系列收购在短期内对中国市场影响不大。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关注微信小程序

    行业头条
  • 今日 0
  • 内容 2056
  • 关注 3182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