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青报记者在劲松附近的一个小商品市场看到一个卖玩具的摊位。里面有两个粉色的化妆品盒,叫“小玲玩具”,里面有唇彩、腮红、眼影、眼影膏。 ,水溶性指色。通过“化妆品监管”APP发现该产品已备案。很多孩子有机会登台表演,儿童化妆品也成为了包爸爸和包妈妈儿童节“宝宝礼物”的选择。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对儿童化妆品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儿童化妆品市场鱼龙混杂。一些儿童化妆品套装采用专门设计的“容器”包装。这些“容器”往往被当成“玩具”,化妆品的许可证认证根本找不到。市场监管部门表示,购买儿童化妆品一定要认准“彩妆”品牌名称。购买前最好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或通过“化妆品监管”APP查询。
记者调查炫丽套装网络销售为主流,核心信息大多缺失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上看到,儿童化妆品种类繁多,且多为成套销售。套装中的产品种类与成人彩妆礼盒类似,包括唇彩、口红、腮红、眼影、指甲油等。 ,有的还配备了粉扑、化妆刷等,以及全套彩妆产品套装,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产品介绍页面会标明“安全无毒”、“不含防腐剂”、“不含激素”、“环保材质”、“温和无刺激”等字样成为标配,不少门店销售 5000+,每月 3000+,销量非常可观。
北青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了一款价值178元的儿童彩妆,标有“儿童化妆品套装小女孩公主化妆盒玩具儿童节礼物”。您可以在视频显示中观看它。现在,只要转动这套化妆品的顶部按钮,化妆盒就像盛开的花瓣一样“绽放”,小眼影、腮红、口红都被装饰成心形和花朵的形状,特别对孩子有吸引力。眼睛。记者在该产品展示的《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中看到,该产品名称为静电塑料玩具/儿童装扮套装玩具,但当记者想点击唇彩、口红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时,下面粉和腮红,他无法点击查看。
在另一家母婴专卖店,有一款“儿童化妆品玩具套装无毒儿童指甲油女孩公主化妆盒6月1日礼物”的商品,月销量显示800件,在显示的内容中商家方面,记者看不到该产品的品牌、生产许可证号、生产厂家等信息,即使消费者想通过官网查询其产品信息的真伪,也无从下手。记者联系客服后,询问了儿童化妆品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和生产许可证号。客服只给了记者一个叫“新斯特”的品牌名称。记者通过“化妆品监管”APP没有找到该品牌。登记。沟通过程中,客服表示没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号,但其产品保证是合格的儿童彩妆。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一些儿童化妆盒的成分表中发现了滑石粉和云母。某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医生介绍,滑石粉是一种天然硅酸盐,用作滑石粉、香粉、粉饼、胭脂等化妆品的原料;云母是云母矿物的总称,是硅酸盐,通常添加在口红、眼影、散粉和腮红中。 “云母是一种矿物成分,无毒无刺激性,但可能含有一些重金属。如果剂量过高,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如红、肿、热、痛等。”
医生建议,即使注册了化妆品,大部分儿童化妆品的成分与成人相差不大,包括防腐剂、香精、着色剂等。与成人的皮肤结构不同,儿童的皮肤较薄血管多,防御屏障功能差,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如化妆品中的香精、着色剂、防腐剂等成分。家长在购买护肤品时要注意云母粉的用量,孩子尽量避免化妆。
根据京东发布的统计数据,目前儿童化妆品多为组合包装,且大多强调天然成分,不伤皮肤。今年前五个月的数据显示,儿童化妆品的数量已达到去年同期的九倍。此外,跨境电商考拉海购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儿童彩妆消费较2019年增长300%。“85后”妈妈们都喜欢给孩子买儿童彩妆。
权威声音,没有“化妆”字号的儿童化妆品无法购买
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化妆品监管科科长李辉表示,目前市场上的儿童化妆品参差不齐。虽然有些自称是儿童化妆品的产品非常安全环保,但仔细一看并没有什么“化妆品”。 “字号的生产许可证。在市场监管中,他们也发现有些家长甚至经营者不知道儿童化妆品是什么,购买时要注意什么。
北京青年报记者查阅了我国自2013年2月1日起实施的《儿童化妆品申报审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现该指南指出,儿童化妆品适用于 12 岁儿童 化妆品适用于 12 岁以下儿童。配方原则中规定,配方中使用的原料种类应尽量减少;在选择香精、着色剂、防腐剂和表面活性剂时,应在有效的基础上坚持少用、不用的原则,同时注意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反应;儿童化妆品配方中不宜使用具有美白、祛斑、祛痘、脱毛、止汗、除臭、生发、染发、烫发、健美、美容乳等功能的成分。
《指南》明确,化妆品明示为儿童使用的,应当按照《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受理规定》对儿童化妆品的要求进行申报。不得以图案或其他形式在产品包装中将非明确适合儿童的化妆品展示或暗示为儿童化妆品。
李辉说,普通儿童化妆品需要申报备案,家长在购买时要认清上面是否有“彩妆”字号。同时,为验证真伪,可下载“化妆品监管”APP进行查询。 “输入产品名称、公司名称等,所有注册的化妆品都可以找到详细信息,即使是外包图片,消费者也要一一查看。发现非法化妆品经营者,可拨打12345投诉举报。”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儿童化妆品的特殊标准。目前,强制性标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正在实施中。某些化妆品是受管制的。例如,儿童化妆品中菌落总数不得大于/mL或/g,而其他化妆品不得大于/mL或/g。
不少市民呼吁,虽然儿童化妆品市场有一些相应的规定,种类繁多,参差不齐,但在规定力度和标准细节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专门的强制性标准。 , 让这个领域更加规范。
监管措施 全市开展儿童化妆品专项检查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为加强对儿童(含婴幼儿)化妆品的监管,严厉打击在化妆品中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等违法行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从3 月 1 日至 9 月。 30日,全国开展儿童化妆品专项检查。根据要求,我市还对全市儿童化妆品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检查。
“我们此次对儿童化妆品的专项检查,不仅限于儿童产品的安全性,还涉及广告、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儿童化妆品经营涉及非法添加,对于假冒伪劣等危害儿童健康的严重违法行为,我局将依法予以严惩。”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化妆品监管科科长李辉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经核实,东城区儿童化妆品经营企业134家,儿童化妆品备案2台,备案儿童化妆品27种;已抽检52个,抽取儿童化妆品样品20批次。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在本市开展的儿童化妆品专项行动中,各区市场监管局正在组织化妆品、广告、互联网、知识产权、综合执法等监管部门联合开展儿童化妆品。开展化妆品生产企业和经营环节专项检查,对250个儿童化妆品品种进行备案数据和技术检查。文/记者 王伟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