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FTA时代的到来业界或在五大方面加快中国市场布局
韩国研究机构预测,中韩FTA生效后,化妆品有望成为韩国最大的受益产业。中韩自贸协定达成后,韩国化妆品进口关税有望大幅降低。不仅如此,中韩自贸协定还包括提高通关便利性、加强电子商务领域合作、促进双边投资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无疑将提升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笔者分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中韩FTA时代的到来,韩国化妆品行业很可能在以下五个方面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一是打“价格牌”。在关税的现状下,韩国化妆品对华出口量逐年大幅增长,一旦取消中国对韩国化妆品征收的6.5%-18%的进口关税,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市场将减少。优势会更加明显。有分析指出,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韩国化妆品整体价格有望下调多达20%,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增加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是必然的。
二是打“电子商务牌”。过去,韩国化妆品在中国的销售一直依赖专卖店、百货专柜等渠道。但由于门槛高、相关渠道投入大,很多韩国化妆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不被允许进入。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海外购物”热潮的出现,让韩国化妆品行业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一些韩国化妆品品牌已入驻天猫等电商,或通过韩国本土跨境电商渠道开展销售,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数据显示,2014年“双十一”期间,韩国品牌在天猫的单日销售额仍达1600万元,位居所有化妆品销售额第一。此次,中韩自贸协定首次将电子商务作为特殊领域列为21世纪经贸议题。可以预见,在中韩FTA时代,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将看到电商渠道的巨大作用。
三是打“旅游牌”。目前,韩国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境旅游目的地。 2014年,中国赴韩旅游人数达612万人次,同比增长42%。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游客赴韩国平均消费支出为1.7万元,远高于其他外国游客的平均消费水平。其中,化妆品是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产品,每10名中国游客中就有7人购买化妆品。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缔结,两国人员往来的便利性将进一步提升。韩国化妆品企业将继续以中国游客为重点进行宣传,“曲线”将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四是打“新产品品牌”。以韩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为例,该集团于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先后将旗下5大品牌引入中国市场。据悉,旗下另一个品牌IO PE也将于今年6月进入中国,公司计划引进更多品牌。此外,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也让更多韩国企业跃跃欲试,分一杯羹。据韩媒报道,除传统化妆品企业外,医药企业、互联网+企业甚至娱乐企业等从未涉足化妆品业务的韩国企业,都在试图通过设立新公司、实施兼并等方式进入中国化妆品市场。和收购。届时,中国市场将涌现出一大批新的韩国化妆品品牌。
五是打“本土化牌”。据介绍,2014年10月,爱茉莉太平洋投资7.5亿元在中国扩建生产基地,该基地正式投产,产能是原来的10倍。生产研发物流基地。爱茉莉太平洋预计通过本地化生产和研发,将中国市场的收入贡献从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2020年的28%。可以预见,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完成,新一波韩国企业,尤其是消费品企业将在中国投资兴业。基地和研发中心,使中国成为除韩国以外的第二大本土市场。
韩流美妆风靡一时,对普通中国消费者来说应该是件好事。对于国内化妆品行业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多年来,中国化妆品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市场,一直以欧美日韩品牌为主。中韩自贸协定达成后,韩国化妆品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但另一方面,韩国化妆品融入东方元素的成功,也值得国内化妆品企业借鉴。国内企业可以利用市场竞争,联合开发,甚至直接并购韩国企业。以长技制夷”,提升竞争力。
- 上一篇 >:中国人赴韩整形旅游近五年激增20倍(组图)
- 下一篇 >:“终身美丽——移动互联时代美业如何常青”大型论坛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