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家住大连市解放路的下岗女工黄某,因美容护理信用卡诈骗罪险些被追究刑事责任。今年5月,黄女士将该美容院起诉至沙河口区人民法院,要求解除终身美容保健协议,退还10万元美容费。近日,在审判长的调解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美容院一次性赔偿黄女士3.5万元,黄女士与美容院握手言和.
免美诱惑难挡,刷15万元
女士。黄是一名45岁的下岗工人。 2011年7月的一天,她路过一家美容院时被一名工作人员拦住,声称免费为她提供美容护理,让她进去体验一下。说美容不收费,黄女士犹豫了一下,对方再三强调一分钱都不收,就跟着工作人员进去了。
黄女士在做保健按摩时,被美容院工作人员的宣传打动了,但她没有钱。服务员说可以刷卡,黄女士就去四家银行申请了四张卡。 2011年7月 7月15日,她在美容院刷卡消费1万元; 2011年7月19日,她在美容院用两张银行卡消费了1万元; 2011年8月31日,她在美容院刷卡消费1000元人民币; 9月1日,刷卡消费3.1万元; 2012年1月8日,卡消费1.38万元; 2月5日,刷卡消费1.58万元,刷卡1.38万元申请“终身专属个人美体管理卡”,享受终身美容服务,刷卡2万元申请“五星级信用会员卡”……据统计,黄女士去了6次,共消费15.8万元。
起诉美容院退10万元
女士。黄某的情人孙先生告诉记者:“要不是银行的催款信如雪花般寄到我家,我真不知道我老婆信用卡透支了10万多元,如果她不还钱,她就得坐牢!我只好借钱给她付账单。”后来,孙先生去银行打印了对帐单,差点气喘吁吁。不知道客人的情况?毕竟我老婆是下岗工人,家里一个月收入不到2000元,光做6次整容就要15万多元。这怎么可能是正当的?今年1月,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黄金海律师向沙河口区人民法院起诉一家美容院,要求解除终身美容协议,返还10万元。
美容院说黄女士去美容院做美容,所有的美容项目和产品都是征得黄女士同意后才实施的。黄女士还在银行的POSS机刷卡单上签字确认。黄女士为完全能力人,双方的服务行为完全出于自愿,因为美容院已经提供了相关服务,不同意退款。
为什么她花了15万多,而黄女士只需要10万?黄女士说,毕竟她是去店里做美容的,而且他们也支付了一定的人工费。她还在自己身上使用了保健品。不要太无情。美容院不这么认为。其代理人表示,美容院不能阻止顾客在店内购物。美容项目由顾客自己选择。虽然价格贵了一点,但这不能成为黄女士退钱的理由。 .
女士。黄被认定为“边缘知识分子”
为确定黄女士在食用时是否有精神问题,法院委托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对黄女士的精神状态进行了鉴定。结论是,黄女士是一个边缘知识分子。对此,王金海律师解释说,边际智力是智力水平分类的一种。基于智商和适应性的平均和低智力之间的智力水平。这种智力水平的人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但难以适应复杂的情况,需要帮助。
由于对黄女士享受美容服务没有异议,但认为美容院收费过高,审判长多次组织双方调解。今年7月25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美容院一次性赔偿。黄女士的人民币3.5万元,双方握手言和。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