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高校学生小吴为祛痘瞒着家人清颜祛痘无效(图)

2022-09-23 09:09:10 论坛: 动态 作者:丁舒诚

妙方清妍美容店近期涉嫌非法经营。 138记者今日获悉,广州某高校学生小吴未告知家人,到广州增城妙方清妍美容店祛痘,在店内花了6000元祛痘。粉刺。一怒之下,小吴请了律师维权。经过多次交涉,美容店退还了12000元的治疗费及相关赔偿金,并支付了2000元的律师费。接到小吴的投诉电话后,记者走访了苗方清岩广州的多家分行,发现天河分行、番禺分行、海珠分行等分行卫生状况不佳,涉嫌超范围经营。

读者投诉:“治疗后痤疮更多!”

长期以来,小吴一直被脸上的痘痘困扰。有一次,他在网上找到了妙方清妍美容院的微博。不仅显示了众多明星代言或推荐妙方祛痘的方式,更体现了“签约治愈,拍照为证,无治愈,双倍退款”的承诺。小舞顿时动心了,通过微博咨询了妙方青岩的几家分店。都说“预防”就是根本不长痘痘,而且是终身免费售后服务。

小吴开始节俭了,去年9月,他去了位于增城市黎城镇绿色广场的广州妙方清妍美容店,与该店签约共3834元。到今年年初,小舞已经接受了十多次治疗。之前的痘痘已经痊愈了,但是脸上其他部位的痘痘一天天变大。每次去治疗,他都用三棱针“挑痘痘”。之后,她花了2000多块钱做了“去除印记治疗”、“疏通治疗”,还买了各种产品,但“痘痘还在不断,就连之前没有痘痘的额头都长出来了”。小舞彻底失去了信心。

失望之余,小吴放弃了“治疗”,聘请律师维权,让商家履行“无效双倍退款”的承诺。经过多次交涉,美容院退还了12000元的治疗费及相关赔偿金,并支付了2000元的律师费。记者致电该店王经理。王经理心照不宣,双方私下达成协议,但记者提出的其余问题,他不愿回答。

记者暗访:苗方清妍多家分店卫生堪忧

在接到小吴的举报后,记者对苗方清妍在广州的多家分店进行了调查,发现天河分店、番禺分店、海珠分店等门店均不具备医疗机构资质。其部分系列化妆品上标注的卫生许可证GD.FDA(2011) 29-xk-3499 生产许可证:xk16-108 9654)并非特殊化妆品。批号的许可范围仅限于:洗发、护发、护肤、洁面,并没有祛痘、去渍、基因修复等。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收集到的信息来看,苗方清妍的行为涉嫌违法行医、虚假宣传等。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天河区天盛大厦的缪方清妍广州总公司进行暗访。店内环境很差,卫生状况堪忧,营业执照也没有在明显的地方展示。根据有关规定:“营业执照未放置在住所、营业场所显着位置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的罚款。但不超过5000元。”

进入店内,记者看到许多顾客躺在破烂的床上,店内的美容师用针头对顾客进行所谓的“治疗”。据该店的美容顾问介绍,痤疮的严重程度有多种选择。如果签了治疗痤疮协议,就可以保证治愈率达到90%以上。包括产品和疗程,一个疗程至少要3000多元。如果是去除印花,通过红蓝光照射,引入产品治疗,治愈率可达70%,而且价格也不便宜。

美容监管:消委会卫生部门互相打“球”

针对苗方清艳涉嫌非法行医和虚假宣传,记者致电广州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工号“4486”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美容院涉嫌开展医美项目。消费者委员会难以就非法行医作出判断,可向卫生局报告情况。该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广州市卫生局“热线”。记者立即拨打了热线电话。回答的工作人员表示,没有行医执照的经营机构不属于卫生局的管辖范围。可向工商部门举报或拨打公共卫生公益热线“12320”。记者随后拨打“12320”,工作编号“7654”的接线员告知,该美容机构暂不纳入医疗管理范围,建议拨打12315投诉。

专家提醒:去美容院祛痘风险很大

美容专家吴晓红表示,普通美容院涉嫌非法行医,未经医疗机构许可,用针头“治疗”顾客。非医疗机构的美容院如果卫生消毒条件不好,或者护理产品不完善,都会加剧皮肤问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普通美容师操作针具是非常危险的,至少要有医生资格的人才能保证安全和效果。

据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专家介绍,一般美容院所谓的祛痘法是“挤”最常见的方法。美容师会先告诉你用针头把里面的“有毒物质”挤出来,清洗完伤口后再加入消炎的护肤品。当然,每个美容院的具体运营和产品都会有所不同。其中一些具有特殊的工具、技术和技巧。后期护理产品也有优缺点,所以效果是不一样的。

用这种“拔根法”祛痘主要作用于表面,针对油性皮肤因毛孔堵塞引起的痘痘,以及内分泌引起的“暂时”、“暂时”、“暂时”痘痘。月经前后的问题。 “零星”痘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此外,在“挤压”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可能会出现色素沉着、凹坑、疤痕等较为严重的问题。此外,一些美容院的护理品可能添加了低浓度的药物或激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可能为日后更严重的粉刺打下基础。

广东信阳律师事务所李律师表示,对于类似纠纷,如果不能私下协商,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投诉,消委会受理。如果情况严重,可以写信投诉或咨询律师,然后向法院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