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显示,集团营业额由去年同期的37.78亿港元下降4.0%至36.28亿港元,港澳地区零售额由港币下降$30.10亿3.6%至29.32亿港元,期内股东应占溢利为96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7.3去年同期为1.53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3.3港仙,而去年同期为5.4港仙。
在 2016/2017 财年上半年,截至 9 月底,本集团巩固了其零售网络。莎莎门店总数为281家,新增11家,关店17家,净减少6家,较3月底净减少。减少2家单一品牌专卖店/专柜,其中内地市场净减少4家。集团表示,未来将更积极减免旅游区商铺租金,并在发展前景较好的住宅区开设商铺,包括靠近内地边境的新界。
上半年内地市场成交额亏损1370万港元;整体营业额下降4.3%至1.35亿港元,以当地货币计算,同店销售额下降5.1%。
该公司指出,与去年同期相比,香港和澳门的零售额下降3.6%至29.32亿港元。同店销售额下降3.6%,但较2015年同期下降8.5%有所收窄。本地客户和内地游客的交易量增加0. 2% 和 4.4% ,而每笔交易的平均值分别下降 6.3% 和 6.6% 。
虽然内地访港旅客人数持续下降,交易量持续上升,但本集团在香港的零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疲弱。该公司表示,这是由于每笔交易的平均销售额下降,而单价下降主要是由于客户对产品的喜好发生变化,加上港元走强和人民币贬值所致。人民币。
此外,深圳家庭借用居民入境许可由“一签多趟”改为“一周一趟”。该政策自2015年4月实施以来,严重影响当日来港内地游客人数。然而,随着内地访港旅客的下降趋势在 2016 年 7 月逐渐放缓并有所回升,销售额的跌幅在 2016/17 财政年度第一季度开始显着收窄。
莎莎因应市场需求,增加韩妆等潮流产品,改变产品结构,一方面提升销售业绩,另一方面加深毛利率压力。
财报显示,韩国产品组合的销售份额从 2015/16 财年下半年的 16.7% 攀升至上半年的 23.5% 2016/17 财政年度。销售额也增长了 51.5%;2015/16财年下半年,平行进口产品组合的销售份额环比从29.1%上升至31.7%;虽然自有品牌产品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期内销售额占比由41.5%下降至38.5%。
为适应市场喜好的变化,莎莎表示将以更低的价格推出亚洲潮流产品,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陈列。
本集团预计下半年销售跌幅将逐渐收窄,但激烈的竞争及毛利率下滑将继续影响盈利能力。增长是乐观的。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