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三线城市共有约2亿户家庭,被认为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消费领域”。记者调查发现,外资品牌云集中国“上山下乡”。
“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正在控制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 2011年,上述地区所有品牌的广告投放量高达2.2万亿元,是一线城市的4倍。”如果说,奥美中国消费者洞察与趋势研究团队2013年初发布的报告只是“数字化”的概念。事实上,很多国际大牌已经低调布局。
“以高端化妆品品牌兰蔻为例,2010年在中国46个城市开设专柜,2011年56个城市,2012年74个城市。”在刚刚召开的欧莱雅2012年年会财报发布会上,这个数据让人意外。无独有偶,LVMH总裁也在今年年初表示:“我们将推出价格略低、主打品牌标识的产品,进军中国二线城市等市场。”
尽管有新消息称 LVMH 计划放缓路易威登品牌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扩张步伐,但毫无疑问,由于一线城市日益饱和。大牌的新目标。
国外高端品牌低头“下乡”
日前,徐国祯副总裁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公司产品(非小家电)更多集中在高端市场,但“满足中端和经济型市场是我们新业务的增长点,在满足一线市场现状的同时,我们将业务扩展到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市场是可以理解的。”
记者调查发现,“上山下乡”并不是西门子的独家战略。近年来,许多外国公司也开始做同样的事情。
武汉、长沙、郑州、沉阳、哈尔滨、乌鲁木齐等二三线城市都是LV在过去十年的目标市场。或许正是这些分销点让中国市场迅速与日本平起平坐,成为LVMH集团2011年销售额超过237亿欧元的最大市场份额贡献者。 2012年9月,LV选择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开设其在中国的第42家门店。有业内人士坦言,石家庄不是二线城市,但LV进城后,不仅生意不错,还吸引了其他国际奢侈品牌。
事实上,日化大品牌宝洁,走在了“渠道下沉”战略的前列。业内人士估计,已经开展了多达四次的“下乡行动”。庞大的路演在万个乡镇拉开帷幕。而全球最大化妆品品牌欧莱雅中国区CEO北汉清也吹响了号角,不仅提出“加快进入中国600个二线城市,将高端产品拓展到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还明确表示“5年5倍的“奶力”。
同时,国外航空公司也颇有“实力”。作为亚洲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内陆地区,尽管它已经开通了从中国沿海10个城市的11个机场飞往日本的定期航班。去年6月,开通了东京成田机场至成都的定期客运航班,这也是成都至东京的首条直飞客运航班。另一方面,大韩航空直接将武汉、西安、郑州、济南、昆明等地的航班增至每周2-7班。
“渠道下沉”为下乡铺路
其实,在高端品牌“下乡”之前,渠道商的“下沉”就已经如火如荼。
以国外四大零售商沃尔玛、家乐福、乐购和麦德龙为例,二三线城市长期以来一直是他们争夺的市场。据去年统计,沃尔玛去年新开的43家门店中,只有9家位于一线城市,其余位于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二三线城市,和福建;乐购去年开了 16 家新店。 ,只有4个一线城市;家乐福还宣布将加快进军中国西部市场;麦德龙今年年初提出加速扩张,年内在中国至少开10家新店。
有了渠道商的“铺路”,跨国巨头的下乡之路也相对顺利。
以雅诗兰黛为例,2011年底,雅诗兰黛在南昌白水开设了全国第100家门店。事实上,自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雅诗兰黛开设专柜的速度并不快,但近两年开设专柜的数量已经完成了十几年的任务。 “这与中国二三线城市消费群体的崛起、百货业态的快速扩张、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等外部条件密切相关。”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兰蔻、碧欧泉、SK-II等中高端化妆品品牌也纷纷将渠道拓展至二三线城市的高端百货,“这里的消费者似乎更愿意花钱。”
数据显示,成都仁恒置地路易威登旗舰店于2010年9月上旬开业试营业时,一天半就卖出了500万元的商品。 LV成都直营店年销售额高达9亿元的业绩也挤进了中国市场前三名。杭州大厦成立之初,兰蔻也创下了当时全球单柜单日销量最大的纪录。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