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化妆品安全性25瓶被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罚款1万多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消费市场迅速升温。而标榜“纯手工”、“纯天然”、“孕妇可用”的自制化妆品也因为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而成为流行趋势。然而,自制化妆品的安全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保障。自己DIY和使用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如果外卖就涉嫌违法。
据安徽网报道,2021年2月21日,他因在店内放置过期化妆品,被发现有25瓶无标签粉状自制化妆品被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罚款1万元.
今年1月,合肥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例行检查中发现,有一箱化妆品(“厚泉”水-杨树润原浆组合,码装保湿盒) , 制造商: , 化妆品生产许可证: 粤妆, 保质期: 三年, 生产日期: 2017/09/01, 保质期: 2020/08/31); 在上述物品存放架下的柜子里,查获自制化妆品(25瓶无标签粉状自制化妆品)。上述超过保质期的化妆品及自行配制的化妆品无使用记录,无违法所得。执法人员当场查获涉案物品。
经立案查处,该店铺违反《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经营者不得擅自配置化妆品、经营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化妆品美容院被罚款一万元。
自制化妆品安全性低的原因如下:
一、自制化妆品的生产条件不透明,不受相关部门监管。
我们购买的所谓“天然无添加”化妆品在哪里?是肮脏的车间,还是潮湿朦胧的户外?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化妆品很难做到“纯天然纯植物”,而国产化妆品无法做到加工环境的无菌灌装,产品容易出现细菌过多的问题。
二、自制化妆品中各种成分的比例很难控制。
首先,护肤品的效果取决于产品的配方和工艺。因此,护肤不仅仅是把有效成分堆在脸上,而是根据不同的需求控制不同成分的比例,以达到最佳、最适合的护肤效果。其次,正规护肤品品牌都有专门的配方师研究配方。比如水杨酸,少量添加可以去除皮肤老旧物质,多添加一点会破坏皮肤屏障。因为是自制产品,没有专门的质检部门知道并做相应的质检,风险系数飙升。
三、自制化妆品中添加的成分不受监管,容易添加违禁物质牟利。
比如防腐剂,需要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否则乳液、粉底液、口红几天之内就会变质。此外,正规厂家生产的化妆品都会经过严格的检测、生产、加工、质检环节。此外,那些能快速美白嫩肤的面膜,很可能添加了汞、荧光增白剂、糖皮质激素等。
四、自制化妆品不能保证原料的安全
自制护肤品,买成分是个问题。一般来说,大公司的原材料基本是买不到的,因为这些公司是给大型化妆品生产商提供原材料的。一个订单的量很大,几十万公斤,而且每种原材料都有评估要求,运输过程也有特殊处理。因此,国产护肤品的原料采购渠道难以保证。原料的纯度和分子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护肤品的功效。
正规工厂生产的化妆品应考虑产品稳定性、微生物指标、理化性能、毒理安全等方面,通过内部检测和第三方检测后方可上市。与正规企业生产的化妆品相比,国产化妆品没有经过这些指标的检测,也无法知道成品是否“合格”,所以国产化妆品是严禁销售的。
销售自制化妆品涉嫌违法
正规化妆品必须保证生产许可证、检验证书、生产厂名、生产地点、规格、生产日期等要素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项都是“三无”产品,这已成为化妆品行业的普遍现象。普遍共识。
在一些自制化妆品中,一般只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等简要信息,而我国《产品质量》要求的检验证明、生产厂名、生产地点、规格、生产日期等法律”是必需的。没有标注条件,也是违法的三无产品。
制作少量自用或馈赠亲友的化妆品是一种爱好和兴趣。但是,如果涉及商业贸易,要加工生产大量化妆品,则需要按规定申请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否则,涉嫌无证非法生产。 .
针对某美容院自制化妆品案,该局相关执法人员表示,下一步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将结合新规进一步加强监管及辖区内化妆品市场执法。执法等手段相结合,营造更加健康、安全、有序的发展环境,为化妆品行业提供保障。
新版《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是对《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的更新和完善。实施30年。不仅加大了对化妆品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还增加了“对人处罚”的规定。
新《条例》明确规定化妆品经营者不得自行配制化妆品,并提出化妆品经营者擅自配制化妆品或经营变质、超过保质期化妆品的,将受到处罚轻者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或者货值5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将受到处罚,甚至10年不得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
同时,新《条例》还明确美容院、宾馆等在经营中使用化妆品或提供化妆品时,应当履行化妆品经营者的义务,填补了行政管理法律依据的空白。执法,进一步规范化妆品市场秩序。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未来,化妆品行业在继续稳步发展的同时,化妆品监管只会越来越严。这也需要化妆品从业者知法、懂法、守法。
- 上一篇 >:医美直播电商「变美日记」获天使轮融资(组图)
- 下一篇 >:15个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专项行动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