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7 月 11 日开始,新的欧盟化妆品法规 (EC)/2009 全面生效。在欧洲经济区 (EEA) 市场销售的化妆品必须符合法规的要求。据悉,新规增加了相关产品通报、产品信息文件和化妆品安全报告等,并对纳米材料的使用、产品标签、产品声明、经销商等进行了严格限制,影响更广泛. 然而,业界最担心的是新法规必须采用良好生产规范(GMP)进行生产。国内化妆品企业如何应对?面对日益严格的监管,中国企业准备好了吗?记者邀请业内人士共同探讨。
本期嘉宾:汉侯品牌管理中心品牌总监肖荣申、广东某化妆品公司麦小姐、化妆品财经在线执行总编、德资香精香料公司香料评委刘丽君、香水营销员谢沫沫、广州的邓小姐
本期主持人:南方日报记者赵新兴
化妆品生产不能为了功效牺牲安全
主持人:能否谈谈新规对化妆品行业的影响?
刘立军:总的来说,这对国内企业影响不大。由于很多企业的化妆品大多出口到东南亚、南美等地,很少能出口到欧盟。对于出口欧洲的企业,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据了解,长三角部分地区检验检疫部门已通知出口商作出回应。
邓女士:近年来,我国化妆品年出口额增长明显,贸易顺差逐年增加,但总体含金量和附加值还比较低,仍采用“以量取胜”的路线。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从事化妆品出口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质量安全管控相对薄弱。欧盟新规实施后,对相关产品的要求更加严格。我国弱小中小化妆品出口企业如果不能尽快升级产品和技术,可能面临优胜劣汰的现实。
另一方面,虽然世界各国在化妆品定义、管理模式、质量标准等方面仍存在差异,但GMP认证将成为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对化妆品实施GMP认证尚无规定,多数企业在这些领域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大大降低了出口竞争力。
麦女士: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积极的态度应该是以此为发展新机遇,为企业提高生产水平、规范管理“发力”。一方面是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以我个人的观察,欧盟新规的特点是对产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同时限制了企业对产品功效的盲目追求,特别是禁止以功效为目的添加不安全的成分,所以未来企业应该更加关注在产品开发中平衡功效和安全性,尤其是不为功效而牺牲安全性。
谢沫沫:这次实施的新规定对违禁品和安全性要求更高,具体规定也很多。但是,作为一家长期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研发和生产的企业,这些新规对我们来说并不足以构成挑战。中国的相关规定与欧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他一些出口欧盟的国内企业也将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相信这也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化妆品的安全性、标准化和国际化水平。
肖荣申:我们不向欧盟出口产品,所以不受这个新规定的影响,我们暂时没有进行GMP认证。在有机认证方面,我们目前对在欧洲寻求有机认证不是很感兴趣,因为欧洲的认证标准不能与国内标准接轨,无法得到国内法律体系的认可和保护。近期,我们依然专注于国内市场,期待国内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申请GMP认证并不难
主持人:比较受关注的新规定是生产必须采用良好生产规范(GMP)。该标准的实施情况如何?门槛是不是太高了?
刘立军:出口欧盟需要GMP认证,否则连海关都过不了。立白、上海家化等国内大企业大部分都通过了认证,但小企业存在一些障碍,需要时间和成本。国内部分地区也曾尝试推动强制性GMP认证,但对小企业的挑战太大,未能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这将有助于行业的改善。
麦女士:我们一直是出口欧盟的,所以在新规实施之前,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GMP认证。虽然我国尚未对化妆品提出GMP认证要求,但我们意识到GMP认证是国际公认的“游戏规则”,是未来化妆品行业规范发展的趋势。
邓女士:在欧盟化妆品新规正式实施之前,预留了相当长的预热时间,所以业界没有突然感觉到,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是,国内化妆品企业(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数量最多)对GMP认证的需求大幅增加,这被认为是进入欧盟的准入条件。
申请GMP认证不难,但成本高,时间长,企业的生产设施也需要相应升级,所以企业的综合实力比较高。GMP认证程序与其他类型的认证程序没有太大区别。化妆品企业首先要建立GMP体系,然后向有资质的机构申请认证。在所有条件均符合标准要求后,由有资质的认证机构向企业颁发GMP认证证书。
根据我们的经验,从提交申请材料到获得认证一般需要2到3个月的时间。从费用上看,企业向相关机构申请认证的费用在2万到3万元之间,而通过咨询公司进行GMP认证培训的费用至少要在6万到8万元之间。获得GMP认证后,企业每年仍需缴纳8000元左右的审核费,每3年续证需额外缴纳20000元。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