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号新规影响数千家化妆品企业,美白产品申请新批文至少需要一年半时间。
1/3日化产品受影响:或告别“美白”
“美白祛斑就像感冒一样,美白重预防,祛斑重治疗,怎么可能是同一机制?”昨日下午,广东省日用化工商会举办的一场座谈会似要爆发,引发热议。一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3年12月16日发布的[2013]10号《关于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对化妆品企业影响很大,尤其是美白产品企业,”广东省日用化工商会秘书长余雪玲说。 “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日化产品受到影响,而且由于成本高昂,如果加价,未来美白产品的价格肯定会上涨。”
记者注意到,不少洗面奶、润肤露、护手霜、防晒霜、粉底液、洁面设备都以“美白”为卖点。 “不排除之前美白产品出现过很多问题,但不能像这样沉船。”该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
批评审批成本太高?
“根据新规10号,自2015年6月30日起,所有标有美白概念的产品,均需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许可证方可生产和销售。看似很长,其实仔细算一算,你会发现还不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司负责人又气又担心的说道。
该人士指出,一旦启动申报,产品检验需要105天,“包括80天毒理学和25天人体贴片,然后进入产品产能审查。保守估计,需要58个工作日,然后除了产品申请受理和技术审查,还要125个工作日!”业内人士坦言,“即使在非常顺利的情况下,一款美白新品简单的申报流程也要355个工作日!要扣除什么?国庆、5月1日等节假日,至少比一年可以赢。”
于雪玲说,由于美白产品在整个日化行业中几乎占到三分之一,涉及的产品范围很广,“大公司计划性比较强,过程也比较顺利;中小规模企业惨,至少要提前两年准备。另一方面,日化产品都是快消品,两年后,证书估计就失效了。”
美白产品价格可能上涨
于雪玲坦言,如果没有拿到许可证,公司将不被允许生产和销售美白产品。 “能不能改成提亮、提亮等,我们还在学习中。”
让业内人士担心的是,目前全国有3800家化妆品公司。 “如果每家公司每年申报10款美白产品,那么每年需要申报的产品有近4万件。”该人士还指出。 “国家局这些年来累计批准了1.9万份国内专证批文,现在新规出台,批文量翻了一倍多!我们担心如果每份批文时间会变长审批能力有限!”
除了时间成本,审批成本也高得惊人——“毒理检测11900元,人体贴片1800元,外加产能审核费1500元,往返5000元。而来自北京的产品申报,单件产品的审批费就需要20200元。”上述人士坦言,不排除部分企业将这些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观点:国际融合难吗?
“其实我个人觉得美白和祛斑是有区别的。”一位从事美白产品生产多年的业内人士指出,“美白的方式很多,包括物理遮瑕,比如粉饼、BB霜等。通过氧化还原美白;有治愈黑色素的方法,可以通过皮肤长期吸收来改善,达到祛斑效果;还有加速皮肤角质层的更新,提高皮肤亮度,使皮肤看起来要显白,有很多方法可以通过皮肤免疫反应来提高皮肤美白,通过血管表层和深层的颜色表现来美白,等等。因此,美白和祛斑不能笼统地等同起来。”
他还指出,《通知》发布时,他表示之所以提出加强美白管控,是因为国外也严格监控。 “但实际上,国外比如美国FDA和欧盟标准,更多的是从美白产品的原材料,比如对苯二酚等源头管理,而不是像《通知》那样的一抢而空的方法。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