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董事会(以下简称“南孚”)将在广州召开,但股东蔡云奇未能出席会议。
蔡云奇为持有南孚531%股权的大丰电气(以下简称“大丰电气”)的总经理。蔡云奇因此将大丰电气对南孚的投资描述为只有分红权,没有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和决策权。
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南孚控股股东日化巨头间接持有南孚775%的股权8.。其选举产生的11名董事会成员中,9名来自控股方,其余2名来自南孚第二大股东——持股12.344%(以下简称“南平国投”)。
“小股东权益案终于在2月份打赢了。” 蔡云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下一步,大丰电气将致力于进一步完善南孚的治理结构。
与众多引进外资、时而出现内外资冲突的国内自主品牌一样,占国内一次性电池70%左右的南孚合资,从大丰电气起诉宝洁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五年前。2013年累积的矛盾或将迎来全面爆发。
宝洁侵权
近日,宝洁在中国可谓“新闻”不断:一是传闻产品增长陷入“瓶颈”,研发乏力,大中华区销售总裁翟峰,已辞职。春节前,《第一财经》独家获悉,宝洁违反旗下子公司南孚少数股东权益案的终审判决,宝洁败诉。
2月5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福建高院”)作出的(2012)民民终字第546号)民事判决书显示,宝洁利用其实际控制在南府的位置。,使南孚为“雅典娜计划”购买设备多付了1.722.85万元,应承担赔偿责任。
这是宝洁公司第三次败诉。此前,宝洁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延平法院”)和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两起诉讼中均败诉。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一是宝洁应该承认自己在雅典娜项目中存在缺陷,通过控制公司的采购权,采取中间涨价的方式,损害了南孚其他股东的权益;二是宝洁应该修改公司章程允许中小股东选举董事会代表。” (以下简称“中基七和”)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表示。
在南孚的四名股东中,中国齐和持股最少,仅为3.35%。作为小股东,中资企业及负责人与蔡云奇有着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尽量避免宝洁在南孚的“一股独大”。
事实上,宝洁因其在南孚的绝对控制地位,通过控制公司董事会侵犯了中小股东的利益,这种情况已经不止一次发生了。
此前,2007年12月,大丰电气起诉南孚公司,认为南孚董事会决议加工销售宝洁控制下的金霸王电池是非法的,整体收入为销售额的2.25% . 利率远低于市场水平,损害了南孚中小股东的利益。
据不愿具名的公司高管蔡云奇和南孚透露,南孚的利润率约为25%至30%。
“金霸王电池和南孚产品是可以替代的,宝洁利用南孚的国内渠道优势,一方面肯定会影响南孚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宝洁给了南孚加工和销售的佣金。”太低了,进一步损害了南孚中小股东的利益。” 蔡云琪说道。
2011年12月20日,(2008)燕民初字第104号民事判决书,燕平法院称:南孚公司自2011年12月20日起停止购销金霸王电池产品,南孚公司不得提供信息)包括金霸王(中国)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霸王”)、宝洁和(以下简称“中国电池”)的财务报表和日常经营数据。
左右打架
宝洁当然对上述判决不服,继续提起诉讼。然而,其与南孚小股东根本利益不一致的关键在于其一系列并购的“后遗症”。
判决书提供的资料显示,南孚前身1958年在福州成立,1965年迁至南平。1988年,南平电池厂与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福建省分行、福建兴业银行成立中外合资企业。
1999年,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与荷兰国家投资银行、美国摩根士丹利共同增资、增资南孚电池公司,并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中国电池,成为南孚的控股股东。
遗憾的是,2003年8月,包括美国摩根士丹利在内的四家外国投资者转让了其在中国电池的股权。自吉列公司全资拥有世界第一电池品牌金霸王后,南孚控股最终落入竞争对手之手,引发诸多担忧。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