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栾路报道
“每卡2000元,40折,免费美容服务20次。” 抵挡不住这种诱惑,两周前,在同事的介绍下,北京市民高倩倩与一家美容院签约。合同。
但在练了两节瑜伽和一次补水疗程后,店里突然“转机”,所有座机和手机都无法接通。
作为一家外贸公司的高管,2000多块钱对她来说微不足道,但“这笔钱让我感觉自己吃了苍蝇”,高倩倩说。
无独有偶,8月2日,中学教师徐老师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讲述了自己拿到美发证的心血来潮。今年年初,他花了4000元在“美轩”美发店办理了一次美发。张金卡,没想到,刚消费几次,就听到了倒闭的消息。“美容院现在就像流水线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闭,取而代之。” 徐先生叹了口气:“我本来是想讨价还价的,没想到还给别人捐了钱,我以后再也不做这种预付款了。”
一直经营得很好的美容美发中心相继倒闭,给不少消费者造成了损失,同时也令人不解——谁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怪圈
阿东在美发行业拥有近10年的经验。曾在广州某知名美容美发连锁店担任技术总监,后在北京发展。
据他介绍,目前北京几乎所有的美容院都以预付卡的形式收费。“卡是美容院的主要收入来源。” 以阿东经营的美容美发连锁店为例美容院经营模式怎么写,北京3家直营店80%的消费者申请了会员预付卡,均价为1000元。关于。
阿东表示,“预付卡”主要是让消费者享受价格折扣或其他优惠。本报记者还在阿东提供的卡价表上看到,客户一次性充值500元可享受30%的优惠,1000元可享受50%的优惠,2000元可享受40%的优惠元,一次性充值5000元。30% 折扣。
“我们的卡的价格可能是全街最便宜的,确实吸引了不少顾客,人气凝聚,收了不少钱。” 阿东说。但他也认为,正是低价会员卡看似热闹的销售,逐渐将行业推向了悬崖。
“你也可以看到,我们的会员卡已经基本降到了40折,比如你以前理发100元,现在变成40元了。” 阿东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他收到的现金中,大小工人拿走的钱是40%,再加上房租、水电、其他员工的工资、食宿等费用。 “在这种状态下,1000元可以剩下200块钱,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我们的客户群是比较固定的美容院经营模式怎么写,发卡到一定数量就会饱和,”他说,而且人们申请新卡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所以即使发廊的人气一直很高,但“用现金消费的人越来越少,我们的实际收入开始下降,目前利润在5个点左右。”
阿东还透露,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继续办卡,用新卡来弥补原来的资金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存。” 他坦言,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发廊随时可能关门,“我什至不敢想开新店。”
困境
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的话说,他们都认可上海文峰美容美发连锁集团是“低价打折卡”营销模式的鼻祖。此后,集团部分高管或员工跳出“文峰”,先后在上海、嘉兴、杭州等地开设了“永琪”、“真轩”、“爱城”等美容美发连锁店。并抄袭“文峰”商业模式。
近年来,这种模式被无限放大,甚至一些规模较小的发廊也争相抢购。
北京泸沽路两边几百米之内,就有十多个。8月3日晚,《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走进其中,一位李姓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记者:“反正你平时要洗头理发,你可以“好吧,给我们家的一员。卡,你一次买卡越多,折扣越低,作为消费者,谁不想便宜。”
除了给予超低折扣外,本店还规定即使其他美发店会员持有其他品牌,只要申请本店会员卡,其他美发店会员卡金额即可完全补充到商店。会员卡。记者了解到,这种竞争方式确实是在冒着成本的风险。
“一开始很多人进入这个行业是因为觉得这个行业的资金和技术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是没想到后续的管理和资金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美容院公司是要降价的。” 副总经理方强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与降价成反比的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涨,当会员卡发行价格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物业租金和员工支出时,就会遇到经济环境不好,所有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容美发连锁行业通过申请会员卡,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资金,维持门店运营,扩大规模。新店。” 方法已被业内企业广泛采用;虽然筹款可以在短期内降低运营成本,但当会员数量减少时,门店之间的资金运营不畅很快就会出现。“到头来,商家把风险转嫁给了消费者,关门大吉的例子比比皆是,让消费者对这种营销模式失去信心。”
已经有评论了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发布此文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操作风险。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